生鮮電商發展的簡史
新鮮電子商務的歷史比大多數人想象的要長得多。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2005年,中國第一個新鮮電子商務"一國網"成立,標志著新鮮電子商務歷史的開始。
當時,作為零售電子商務代表的淘寶和京東才成立一年多,公眾對電子商務知之甚少。此外,由于物流體系不完善,支付體系不完善,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的信任度很低,推廣起來非常困難。
你可以想象,在那個時代,規模較小的電子商務是多么困難。
然而,一國網絡依然堅挺,雖然此前的持續投資已導致多年虧損,但他們找到了正確的方向:自行構建冷鏈物流。不是急于上市,而是先完善供應鏈,這無疑為其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2年,"煙王"一代褚時健在監獄外求醫。他與一座2400畝貧瘠的山簽約,開始種植橘子。因為這位70多歲的老人太有動力,不敢再做第二次生意,所以人們把他的橙子變成了"楚橙"或"鼓舞人心的橘子"。
十年后,朱橘第一次大規模進入北京市場。"經濟觀察報"的官方微博對此事進行了報道,題為"楚橙進入北京"。
不久,新浪微博被王石、馮倫、潘石屹等商界人士轉發,最終轉發量超過7000件。11月5日,北京的朱橙上市,800多箱在5分鐘內被搶購一空。朱橙一度成為一個鼓舞人心的圖騰。
這還沒有結束,因為朱橙在微博上很受歡迎,每個互聯網大V都開始贈送朱桔作為禮物,并再次點燃朱桔。與朱橙相比,這些"在線名人小吃"根本不值得一提。
作為朱橘在北京的獨家經銷商,新鮮電商"最初的生活也伴隨著這場大火。此時,人們意識到這就是新鮮產品在網上的銷售方式。此時,新鮮電子商務的概念已被公眾所接受。
因此,將出現"經濟觀察報"、"東方企業家"、"中國青年報"等媒體報道,以及各種互聯網人士的推薦,朱橙被吹捧為贈送類似大腦白金的首選禮物。
這樣,雖然最初的生活是第一次"出圈"新鮮電子商務,但它的模式沒有多大的借鑒意義,而其他新鮮電子商務在同一時期也在摸索中向前發展。
這個巨人進入了游戲,這個行業重新調整了它的撲克牌。
2013年底,天貓和京東進入了新的電子商務領域。與其他行業一樣,巨頭的進入必然會導致整合和并購,即最初的中小型企業,要么加入巨人,要么被巨人打敗。
例如,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新電子商務"祖先"易果網選擇加入阿里。根據天安調查的結果,伊國在2013年、2014年、2016年和2017年從阿里獲得了四輪融資,總計數億美元。
最激烈的戰爭形勢是2017年,今年,每天新鮮的果園,原來的生活,更多的是,我買了一張網,簡單的水果新鮮的,新鮮的食物,100個新鮮的果園和其他新鮮的電子商務品牌已經回放,并背后的巨人的支持。
此外,這些巨頭還熱衷于培育自己的新品牌,比如阿里的盒子馬仙生、京東的7 FRESH、蘇寧的蘇寧蘇仙生、騰訊對永輝超級物種的投資等等,一場巨大的賽馬開始了。
這一階段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新鮮電子商務的戰場已經從網上轉移到線下,商店模式也開始成為主流。甚至像馬先生集團一樣,它也擴大了食品領域,新鮮電子商務的概念也不斷更新。
2018年,隨著行業洗牌的結束,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是時候把虧損轉化為利潤了。但誰知道,結束后的春天不是夏天,而是寒冷的冬天。
一個像冬天,另一個叫春天。
新鮮電商和其他零售電子商務一樣,在倉儲、運輸、商店和勞動力等方面都要花錢,每一項都需要很多錢來維持。由于新鮮商品的高消費率,這個行業的燒錢程度就更驚人了。
2020年初,這場突如其來的流行病只讓人們呆在家里,他們外出購物的次數大大減少了。因此,新鮮的電子商務行業迎來了一個轉變。
新鮮的電子商務本身確實非常方便,但大多數人不想嘗試,也沒有必要嘗試。但這一流行病最終給了他們一個嘗試的機會,不管保留率有多高,它總是讓一些人成為新鮮電子商務的新用戶。
歷史仍在書寫,我不知道新鮮電子商務的春天還能持續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