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廢墟間的五星紅旗:中國維和官兵貝魯特港災后救援開始
中國,太好了!" 六號,中國維和部隊的車輛一進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市中心,市民就看到他們的臂章上掛著五星紅旗,紛紛向車隊豎起大拇指。
9 月 30 日,中國維和人員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地區清理爆炸現場的瓦礫。經過三天的營地安置和早期調查,第 19 批中國維和多功能工兵于 9 月 30 日組隊前往黎巴嫩,進入貝魯特港爆炸現場和城市街道地區,正式啟動災后重建援助。
8 月 4 日,貝魯特港區發生暴力爆炸,造成大量人員傷亡,自 9 月 30 日以來,作為聯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聯黎部隊)援助部隊的一部分,駐黎巴嫩第 19 支中國維持和平多功能工兵部隊的一些官兵開始執行貝魯特港區爆炸后的清潔和重建援助任務。
這是駐黎巴嫩維持和平部隊官兵第一次走出南黎巴嫩任務區執行任務。起初,我們更擔心的是當地的安全形勢,擔心當地居民不了解我們的工作,地方新冠肺炎疫情也比較嚴重。但是,當救援任務開始的時候,我們發現當地居民非常友好,這給我們很有信心把這個任務做好。黎巴嫩第 19 批中國維和多功能工程部隊建筑連教官高浩林說。
部隊的主要任務是清理柏魯伊特港爆炸的廢墟,回收物資,修復和加固受損的外交部大樓等。港口的工作環境非常惡劣,四天內換了五個新輪胎。" 前往貝魯特的救援支隊修理組的士兵吳春林說。在貝魯伊特港,官兵和機械將面臨許多風險,倒塌的鋼架碎片隨時會倒塌,許多危險貨物將被埋在廢墟下。
在過去的一周里,人工行動小組的官兵們從貝魯特港的廢墟中取出了 30 多桶易燃油、煙花和鞭炮以及 4 個氣瓶。空氣中也充滿了大量石棉粉塵和刺激性氣體。
中國官兵每天穿防護服,在戰區工作近 10 個小時。汗水每天都能把衣服浸在防護服里,但從來沒有人退卻過。
經過一周的持續戰斗,中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和柬埔寨維和人員在貝魯特港所有三個地區完成了拆除受損建筑物和回收可用材料的工作,并完成了對貝魯特市區歷史遺跡和文物的搜尋以及街道清理工作。
10 月 5 日,貝魯特市區街道廢墟清理工作圓滿完成,150 多年的珊瑚、黑磚、其他古跡和文物,以及罐、鍋、鍋、金銀首飾等文物移交給當地政府。當道路被搶奪時,道路兩側響起熱烈的掌聲,自發站在路邊的當地居民向官兵豎起大拇指,高喊 "中國好"。
面對貝魯特居民的認可和認可,第十九批中國駐黎維和部隊副司令員熊朝春說:" 這一切都源于我們中國維和官兵的敬業精神和大國的責任,在大任務、高危險的惡劣環境中工作,中國維和官兵始終堅持高標準、高效率。特別是在國慶節和中秋節,我們還在前線戰斗,當地居民對我們更加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