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合作,開創智能物流新時代
他說:" 第一次全面了解物流業的概念,是在二十五年前。一方面,中國正在尋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和日本等國的談判代表都提出了開放物流業的具體規定;另一方面,上海提出了建設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這也涉及到物流業,以提高其競爭力。當時,寶山的實地考察情況不容樂觀。檢查路線是從寶山高雞鎮到蘇州市的太倉,再到嘉定市馬魯鎮,最后回到高縣。
當時,整個物流業缺乏規劃,長三角一體化仍停留在紙面上。
沿途交通繁忙,混凝土路面上滿是集裝箱重型卡車的深刻印象。
高速公路附近也有一些商業建筑,外國的煤氣都裝有玻璃幕墻,候鳥會撞上墻壁。
當太陽塵土飛揚時,人們戴上太陽鏡,有些司機嘲笑這些路段為 "輕灰路",即光污染和灰燼污染嚴重。
倉庫當然還沒有電腦,它完全依賴算盤和厚厚的書籍來記錄基本記錄。
沒有大學畢業的員工會抱怨他們的低收入和低福利。
25 年后的 9 月 19 日下午,應中韓合資企業西杰榮慶物流公司總經理余博士的邀請,我回到了這個物流軸心,即高崗、太倉、馬魯,彼此相距 50 公里,形成了一個等邊三角物流產業集聚區。該地區目前是長三角地區經濟一體化和發展的典范。交通更加繁忙,但道路已經變得立體和網絡化,每小時步行 50 公里。那些玻璃幕墻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高大的樹木和綠化帶墻。我看見十幾只白鷺近距離地躺在松樹上。
很快,我到達了第一站的物流檢查 -- 新的西杰榮慶物流臺倉基地。項目位于江蘇省太倉市北環路 299 號。由中國建筑工程上海公司第八局有限公司建成,占地面積 133500 平方米。該項目將在韓國建造一座全自動集成智能倉庫、一個冷藏室、兩個現代化倉庫和一個精細裝修的總部辦公大樓,總建筑面積為 182000 平方米。它是一個集專業、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于一體的智能綜合物流園區。工程于 2019 年 3 月動工,預計于 2021 年 9 月完工。建成后,將成為西杰榮慶物流公司的中國總部。這也將是上海北側智能物流的關鍵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