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特公益在行動丨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賦能教師成長,助力財經素養發展
財經素養培育體系以德育為核心,輔以財經知識和技能培養,以實踐輸出為結果導向,隨學生所處階段螺旋上升,是財經素養整體解決方案的底層邏輯,培養學生良好的自我管理、團隊協作、誠實守信等行為習慣。
中國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在調研中發現,逾九成調查對象認為財經素養教育重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注意培養他們的財經意識,比如逛超市時會有意培養他們的規劃和決策能力,平時也會教育孩子學會管理和支配零花錢,但是學校傳授的知識更有系統性,更加多樣化,學生的參與度和接受度也更高。作為面向未來的核心素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賦能教師成長,為兒童提供財經素養課程,佰特公益一直在行動。
2月21日和2月25日,佰特公益項目團隊分別在河南省安陽市滑縣及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兩地開展教師賦能培訓,兩縣共有71位教師(含校長)參與。
從自我認知中探索財經素養教育
每到一個新環境的時候,身邊的伙伴都是陌生的。在培訓的第一個環節,培訓師通過一系列的問題設計,為老師們創設交流,打破彼此的堅冰。在交流的過程,大家也去思考自己對金錢的認知、覺察自己身上的特質,一個好的問題設計可以創造許多思考和有趣的故事。老師們去回顧人生第一筆收入;表達孩子在“金錢”上遇到的問題;分享人生遇到的好老師的特質,挖掘自己身上的特質;探索什么是“財富”。老師們不斷地在空間里交流,分享故事,進行自我探索,而每一個小的問題設計的背后都是一個表達和分享的過程,讓每位老師都深度參與進來,更深刻去體驗什么是“參與式”。
對于“好老師的特質”的探討,老師們認為自己擁有的、珍貴的特質有:善良、同理心、認真負責、關心學生、溫柔、親切、熱情、嚴謹、堅持、開朗、幽默、善于學習、公平、說好算數、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不放棄等。當說起財富的時候,大部分人第一時間會想到錢。而老師們共同表達出來的財富還包括許多日常容易忽略的:健康、幸福、知識、能力、心態、培養、情商、友情、家人等等。
在生活情景中理解財經素養教育的內核價值觀
通過金錢時間軸及花錢、掙錢的小視頻解讀,讓老師們更清晰地理解從財經素養教育到品德教育、價值觀教育,都是以“理財”為教學手段,培養孩子的品格、心智與生活態度,將對孩子的社會教育、財經素養教育融會貫通,為孩子建立一個積極正面與錢相處的生活態度,幫助孩子在經濟社會里成長為一個獨立而自信的人。
在36張金錢時間軸場景圖中,重新梳理了一生中每個階段可能會產生經濟行為的內容,有看到在中年時期的經濟壓力是非常大的,要承擔孩子的教育開支、生活支出、父母的贍養等,每一筆支出都需要更合理進行,有的時候人生是需要進行減法的,學會“花錢”是需要持續進行的。
在實踐中參與財經素養教育推動
在最后的環節中,利用財富探秘桌游以及阿福童悅讀雙師課為示范的腳手架,帶領老師們參與課程體驗。
桌游示范課的過程帶領老師們一起去探索財富探秘桌游中每種卡片的相對應的內容和如何獲取,讓老師們體驗了一把桌游,充分去探索了盒子里的每一個工具卡片,當老師們投入游戲的時候,也會思考如何在養殖兔子的場景中如何掙錢500元、在哪些環節就需要給兔子購買保險,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在機會來臨的時候,需要迅速做出什么決策才能把握好的時機。表面上這是在“體驗游戲”,而在過程中有許多成本的核算、計劃的制定、目標定位清晰以及對孩子規則意識,團隊協作與溝通等能力的培養。
而在阿福童悅讀雙師課中,老師們則體驗了如何在雙師課中培養兒童的閱讀能力、啟蒙財智思維。
參與培訓的老師說:“財經素養課程是一門有趣的課程,可以提升孩子的綜合素養能力;在參訓過程中,感受到課程及工具都有可能讓孩子更加自信有勇氣,因為在課程中沒有對錯答案的評判,一切都是被鼓勵的;阿福童的課堂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參與式、游戲化的小學習方式增強兒童的合作意識。”
期盼財經教育能夠在老師們的共同努力下開花結果,佰特公益也期待攜手更多老師,為孩子們的美好人生創造更多機會!
阿福童鄉村兒童財經素養教育項目是由中國民生銀行、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資助,佰特公益在河南封丘縣、滑縣兩地落地,為鄉村兒童進行財智思維的啟蒙、財經素養能力的培養,通過財經素養繪本悅讀雙師課、財經素養桌游激發孩子的積極心態和自我管理、實現目標的能力,從而有機會自主選擇創造美好未來。同時也結合線上、線下的培訓幫助一線教育工作者了解財經素養教育的意義,使其掌握 “阿福童”課程理念從而提升教學能力,對學科教育進行融會貫通和優化。
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
2015年,中國民生銀行聯合中國鄉村發展基金會(原中國扶貧基金會)發起"民生愛的力量--ME公益創新資助計劃"(簡稱是"ME創新計劃"),旨在關注和支持公益領域的創新實踐及社會影響力營造。通過系列活動資助有發展潛力及社會影響力的組織及項目,帶動更多機構發現并解決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