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面一條河一本書,還有一瓶皇臺酒,與這座古城相守相望
每每提起中國的大西北,遼闊、干旱、寒冷、戈壁、沙漠、山川、高原、荒涼、貧窮、落后,仿佛所有的灰黃都被涂抹在這片大地上。然而,這里卻有一座令人心馳神往,融入它的懷抱就會流連忘返的城市——蘭州。
在所有西北地區的大城市中,蘭州是非常有特色的一座,它既是絲綢之路的重鎮,也是連接青、寧、陜、新、川、蒙的交通樞紐,更是一座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沿河而建的蘭州城匯集了黃河文化、高原文化、絲路文化、民族文化等多種文化,各種西北特色的文化交融在蘭州這片熱土上,璀璨閃耀。
(圖片來源于網絡)
初識蘭州,大概是因為央視的兩部紀錄片《河西走廊》、《金城蘭州》,被這里穿越整個中國進程的蒼涼悠遠的歷史、廣袤雄渾的土地和彪悍民風所深深震撼,幾番夢回那雄渾古樸的河西世界,幾番穿越時空,與站在長安翹首西望的西漢武帝對話,感受李息、霍去病開拓金城時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目睹張騫出使西域為帝國輝煌立下的赫赫功績。
在如今的甘肅省會蘭州,已隨著中國歷史進程發展為一座矗立西北大地的核心城市之一,到西北旅游必到蘭州落腳。一碗面、一條河、一本書、一瓶酒,這些響當當的蘭州城市名片鼓噪著旅人絡繹不絕的腳步。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碗面,不是臊子面、不是biang biang 面,當仁不讓自然是蘭州牛肉面。蘭州牛肉面是正宗的蘭州特產,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即面湯清(一清),蘿卜白(二白),辣椒油紅(三紅),蒜苗綠香菜綠(四綠),蓬灰和面條黃(五黃)。百年前,回族人馬保子把煮過牛羊肝的湯兌入鍋中,清香撲鼻的熱鍋子面大受歡迎,從此,蘭州牛肉面名揚四海。蘭州人的早晨是從一碗牛肉面開始的,這里有著1000多家清真面館,每天要消耗100萬碗以上的牛肉面。如今,蘭州牛肉面已遍布全國,名揚四海。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條河,自然就是黃河了。金城蘭州是唯一一座黃河穿城而過的城市,黃河哺育了這座城市。讀一點蘭州志便都會略知一二,蘭州曾是黃河岸邊的一個渡口,西漢時期霍去病手下的大將李息在此選址建城,此后的人們在此繁衍生息,城市沿著黃河兩岸逐步擴大,黃河便成為城市中的一條河,它穿城而過,滋潤著蘭州城的靈魂。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本書,說的是《讀者》。一本《讀者》,兩代人的共鳴。《讀者》創始于1980年。在那個精神食糧匱乏的年代,它的誕生填補了萬千讀者的心靈。恐怕誰也沒有想到,在貧窮落后的大西北,竟然能創辦出這樣一份風靡全國的刊物,堪稱奇跡。《讀者》的讀者們,大多每一期都會買,一讀就是十年。截至2019年5月時,《讀者》的累計發行量已經超過20億冊,創造了出版界的另一個奇跡。
一瓶酒,便是有“西北酒王”之稱的皇臺酒。“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王翰的《涼州詞》膾炙人口,流傳千古,道出了西北人彪悍豪爽、驍勇善戰的地域特色,英雄、美酒配以詩詞、歌賦、長河、落日、孤鶩、戈壁,構成了一幅獨具西北特色的壯美畫卷。
皇臺酒,產自甘肅武威,一個古稱涼州的地方,漢武帝開辟四郡之后,為彰顯漢軍在河西走廊的武功軍威而命名,這里有著4000年的釀酒歷史,酒文化源遠流長。皇臺酒廠承繼了這里千年釀酒歷史,采用祁連山冰川融水和當地全年日照超過3000小時的優質精糧,加之國家級釀酒大師采用單窖循環法、小窖分型發窖工藝,采取雙輪底發酵,經過兩次發酵,發酵周期長達180天以上,釀出的瓊漿完美融合單糧醇香與五糧芬芳之精華,使酒體獨具西北地方特色,窖香濃郁、甘美柔和,讓皇臺酒名揚西北,家喻戶曉,成為西北人、蘭州人酒桌上的必備佳品。皇臺酒是深深刻印在西北人、蘭州人記憶中的那瓶酒,成為西北這座核心城市的一張靚麗的名片。
蘭州,是一座有故事的城,它是美麗的,是寧靜的。這座千年古城,它不似北上廣那樣繁華聒噪,也不似小縣城安逸休閑,踏進去,你能感受到它煥發的青春,熱情奔放,如黃河之水,奔騰不息。在這里吃上一碗熱氣騰騰的牛肉面,喝上三五好友招待的皇臺酒,在黃河岸邊上走一走,你會愛上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