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食材體驗店單日流水破萬,拆解信良記預制菜的成功邏輯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近日,信良記爆款食材體驗店廣西欽州店向我們傳來一組好數據,開業僅一周,單日營收即突破萬元以上。這一成績,對于一個總人口只有300多萬,人口流出較多且城市消費能力不足(2021年,欽州恩格爾系數為34.9%,全國為29.8%,上海為25.8%)的五線城市來說,實屬不易。單個體驗店的火爆是信良記品牌全國市場的真實寫照,市場團隊就此預計,隨著疫情后經濟的復蘇,信良記預制菜將迎來又一個“好時節,新領域”,任選一道菜,就是招牌菜。
抓住行業黃金期,領創預制菜
當前,在B端餐飲企業與C端個人客戶需求旺盛、冷鏈物流快速發展、新渠道刺激加碼及多項扶持政策相繼出爐四重因素共同推動下,中國預制菜產業飛速發展。2022年,預制菜市場規模為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2026年將達到萬億級別。同時,我國預制菜相關企業注冊數量已保持連續10年增長,截至2022年底,共有預制菜企業6.4萬家。
關于為何預制菜行業增長勢頭如此強勁,知名公眾號“投研老司機說股”給出了解釋:首先,對餐飲企業而言,預制菜能提高出餐效率、降低員工的勞動成本、提高食品的品質和安全性、確保風味的穩定性。其次,近幾年,餐飲行業的用工、房租費用以及人工成本不斷上漲,對 B端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同時,由于食品保鮮技術的迅速發展,以及以速凍食品為代表的冷鏈物流和復合調味料的迅速發展,使得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迅速。此外,目前的“懶宅經濟”帶動了預制菜產業的快速發展。預制菜可以簡化買菜、洗菜、切菜、烹飪等工序,將食材的品質與味道結合在一起,更符合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
信良記食品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總部位于北京,公司依托旗下“亞洲美食聯合研究中心”烹飪美食與食品科學相結合的技術研發能力,不斷研發多款美味產品服務國內千萬家庭,目前已擁有合建的20萬畝養殖基地,11大加工廠,全國設立40+大倉,冷鏈物流覆蓋全國大部分城市。
早期,信良記只活躍在小眾群體中,隨著預制菜行業迎來黃金發展期,公司高層果斷出擊,通過羅永浩、李佳琦、薛之謙、劉濤、東方甄選、王濛、蜜蜂驚喜社、浪胃仙等明星主播帶貨銷售,知名度快速攀升,在淘寶、京東等各大商城位于同類型產品的銷售翹楚位置。例如,2021年六月份,天貓平臺上信良記品牌食品的銷售量就超過了千萬元。在京東平臺,信良記小龍蝦的銷量更是處于同類型產品領跑位置。
去年,信良記為了擴大開放領域,優化開放結構,提高開放質量,信良記先后推出了海外代理、省級代理、縣域合伙人、爆款食材體驗店等多種招商模式,以此達成內外聯動、互利共贏、安全高效的企業發展體系,既能夠讓企業在全國各地遍地開花,擴大知名度和影響力,又能夠讓各種類型的合作伙伴獲得創業機會,在創富途中取得成績。
下面,我們從信良記管理團隊的創業背景、預制菜行業的挑戰、產品與供應鏈體系等維度來拆解信良記的成功密碼。
深耕行業多年,形成自己的打法思路
信良記COO劉宇,資深生鮮供應鏈專家,中物聯冷鏈委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電子商務協會農業食品分會專家,原沱沱工社副總經理兼供應鏈總經理,原沱沱U鮮合伙人兼總經理。2016年至2017年,劉宇先后發布了《互聯網+冷鏈物流平臺模式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新零售”下互聯網+生鮮這顆牛頓的蘋果,如何落地》等報告,為“生鮮電商突圍、走出盈利困境”,開岀一劑良方。2018年劉宇發布了《新食代新業態,餐飲業面臨怎樣的變革》的報告,通過對餐飲供應鏈的思考和實踐,為相關行業從業者提供參考。
在被問及信良記的打法思路時,劉宇表示:“我們的方向是以縣域市場為主體的下沉市場。我國一線城市只有4個,“新一線”城市有15個,二線城市有30個共計49個,其他城市均屬于下沉市場范疇。按面積計算,全國將近95%的土地面積被下沉市場覆蓋;按人口計算,下沉市場的人口規模接近10億人。因此,市場規模大且分散是下沉市場的最大特點。與一二線城市相比較,下沉市場的消費觀念已無太大差別,但下沉市場的消費主體還有一二線城市所沒有的特點,比如說,衣食住行壓力小使得他們有閑錢用于消費;再比如,近年發展迅速使他們更愿意接受新鮮事物,網紅經濟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再加上這幾年疫情影響,線上消費更加普遍,更加彰顯了下沉市場的消費能力。”
一降一升,直面預制菜行業新挑戰
2023年2月13日,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由新華社授權發布。《意見》在“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部分明確指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產業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這是作為朝陽產業的預制菜行業首次被寫入一號文件,預制菜行業也將會迎來更加健康、理性、蓬勃的發展。
同時,央廣網針對預制菜市場發展的趨勢進行分析時也指出:“2023年預制菜的消費依舊將呈現‘以B端為主,C端為輔’的局面,B端市場將是玩家們需要格外重視的主戰場”、“在三年疫情的洗禮之下,預制菜C端市場的發展至少提速了5年”、“隨著全面放開時代的到來,ToC預制菜高速發展的紅利期可能要提前結束了。”
以此來看,相比前三年,國內預制菜市場似乎在“降溫”,與之截然相反的是,信良記的預制菜市場卻在持續升溫。這從資本的偏好就可略窺一二。
自創立以來,信良記先后獲得峰瑞資本李豐(曾為IDG資本最年輕的合伙人之一,TMT領域的頂級投資人),鐘鼎資本湯濤(鐘鼎創投合伙人),遠洋資本王瑞(遠洋資本董事總經理)等資本大佬強力追捧,助力項目成就卓越。多位大佬的投資總金額達4.7億元。
資本對信良記的偏好,是‘退燒’下的理性選擇,這說明資本對信良記預制菜市場的成長性仍抱有較大的期待,也是信良記市場和產品策略的成功的縮影。
“雙鏈”互動,為信良記產品保駕護航
供應鏈方面,分上游供應、倉儲中心兩大部分。
上游供應鏈方面,信良記在全國多地有多家自有或參股的小龍蝦、調料及預制菜主力工廠和產業園。以小龍蝦工廠為例,信良記全資子公司潛江寶龍水產食品有限公司有超過35000平方米廠區面積和8200平方米的生產車間,用以生產小龍蝦系列水產品;作為持股公司,信良記依托湖北小龍蝦產業控股集團,注冊資本近3億元,是集科研示范、良種選育、品種繁殖、生態養殖、精深加工、外貿內銷、智能裝備、冷鏈物流、科技創新于一體的小龍蝦產業融合發展平臺,集團以打造中國小龍蝦上市第一股為目標!預制菜方面,信良記全資子公司自貢市鹽味源食品有限公司,是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其精品泡菜、泡菜粗加工、肉制品三個生產線都可達到1000噸/年,火鍋及魚調料生產線更達到3000噸/年,年加工能力已是億元級別。
倉儲方面,信良記目前已在全國范圍內投入運營了20個云倉,1個中央配送中心,4個區域配送中心,40個城市配送中心,947條物流網絡干線。
物流與冷鏈方面,信良記通過建立食品冷鏈供應鏈,將易腐、生鮮的食材從產地收購、加工、貯藏、運輸,再到預制菜的銷售,送到消費者手上的各個環節,都處于標準的低溫環境之中,以保證食品的質量,減少不必要的損耗,防止食品變質與污染。
通過對“雙鏈”互動的極致運用,保證了信良記的預制菜產品初始品質。消費者無論是通過線上商城,亦或是通過線下爆款食材體驗店,都能買到味道正、口感好、營養高的預制菜及小龍蝦產品。
當然,信良記的成功,并不是以上三點所能蓋棺定論,是由多種因素相互作用,量變促進質變的結果。信良記模式,為有心投身預制菜行業的實體搭建了一套更優解的經營方案,也給消費者飲食提供了又一最佳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