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業,這就是高西溝村美麗鄉村!
綠水青山美麗鄉村展新姿,鄉村蝶變繪出振興新畫卷。近年來,高西溝村依托本村生態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形成2300畝生態林,包括660畝松柏林、1000畝經濟林,還建成水庫、水土保持成果展覽室、黨建展室等。
高西溝果園 杜銀寶攝
高西溝村位于米脂縣城北20公里處,總面積4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山上光禿禿,溝里亂石頭。年年遭災荒,十年九歉收。面對窮山惡水,勤勞的高西溝人并不認命。
半個多世紀以來,米脂縣高西溝村黨支部“四任班子三代人”帶領全村黨員干部群眾艱苦奮斗,將一個荒蕪貧瘠的窮山溝建成山清水秀的“陜北小江南”,創造了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奇跡,把高西溝村建成黃土高原生態治理的一個樣板。
著力改善人居環境。實施了“五改”工程、“三清三治”行動,綠化、美化、凈化了村容村貌。從改圈、改廁、改灶、改水、改不良生活“五改”工程,清理垃圾、清理淤泥、清理路障,治理柴草亂堆、治理糞便亂倒、治理墻院破爛“三清三治”行動,2018年,高西溝村被評為“國家水利風景區”;2019年,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如今,高西溝村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
積極調整產業結構。高西溝人積極推廣農業實用技術,全面發展舍飼養殖和小雜糧種植,村上擴大種草面積,推行舍飼養殖辦法。對林地和草地實行“封禁”,嚴禁羊子上山和人為破壞砍伐,坡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高西溝村現有草地1500畝,羊子存欄1300只,退耕還林“退得下、還得上、保得住”在高西溝得到了驗證。
生態建設碩果累累。高西溝人確定了“全面規劃、集中治理、溝坡兼治、林草齊上、長短結合”的方針,按照“山上緩坡修梯田,溝里壩地打堰窩,高山遠山森林山,近村陽坡建果園,棄耕坡地種牧草,荒坡險洼種檸條”的布局進行綜合治理。建高標準農田,因害設防,因地施治,既解決了水土流失,增加了耕地資源,又可穩產高產,農業多出過去3.5倍的產量,畝產增加了近8倍。
融合發展助力鄉村振興。近幾年,高西溝以“生態發展+”為主題,搶抓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機遇,整合資源優勢,鞏固維護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治理成果,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著力從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公共服務、村容村貌、鄉風文明等五大方面進行提升改造。
高西溝村探索“公司+基地+農戶”“黨建+農戶”的山地蘋果產業經營模式,“黨建+互聯網”的營銷模式,打造“黨建+商標”的品牌模式,注冊了“高西溝蘋果”“高西溝雜糧”等商標,按標準化生產安全、綠色、優質的果品及雜糧,提升高西溝特色農產品的品牌影響力,使農民增收致富在水土保持上開花,農業生產上結果,綠色生態上見效。2021年高西溝村集體經濟收入16.4萬元,村民可支配收入19955元。
高西溝村先后獲得了“全國文明村鎮”“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全國創先爭優先進基層黨組織”“國家水利風景區”“國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中國最具魅力休閑鄉村”“中國鄉村旅游模范村”“國家森林鄉村”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