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帆醫療孵化的神經介入賽道博暢醫療受邀出席CNIT創新轉化論壇
2月3日,由神經醫學創新與轉化聯盟(CNIT)舉辦的CNIT創新轉化論壇在云南昆明圓滿舉行,旨在探索神經醫學創新轉化發展的新范式、引領推進神經醫學高質量發展。藍帆醫療投資孵化的神經介入賽道公司博暢醫療受邀參會并被授予CNIT“戰略合作伙伴”稱號,未來將與CNIT攜手推動國內神經醫學發展、共創神經醫學領域創新未來;神經介入研發總監張權作為創新分享環節的演講嘉賓上臺分享了藍帆醫療在神經介入賽道上以臨床需求驅動創新的技術和學術成果,以及依托于全球化研發平臺和獨家專利藥物的差異化創新轉化路徑。
博暢醫療由藍帆醫療投資孵化,現覆蓋神經介入賽道中缺血性腦卒中、失血性腦卒中及相關通路產品,旨在持續提升藍帆醫療在高值耗材領域的綜合競爭實力。2022年6月,博暢醫療首款神經產品暢遠顱內球囊擴張導管(國械注準20223030743)獲批,拉開了后續諸多創新化原研產品的序幕,尤其是圍繞橈動脈入路手術方式提供的差異化產品解決方案。
神經醫學創新與轉化聯盟(CNIT)由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張鴻祺教授聯合神經醫學各方創新主體成立,旨在進一步搭建神經醫學領域創新交流平臺、開展神經醫學領域深度創新研究、促進神經醫學領域成果轉化落地,自成立以來始終致力于引領行業創新方向,在推動神經醫學創新轉化事業發展上取得了豐碩成果,是國內極富影響力的神經醫學領域全鏈條創新轉化服務平臺。
當前,神經醫學創新已進入到高質量快速發展階段,優質的創新醫療器械不斷推陳出新,這離不開臨床專家和企業持久穩定的努力和付出。在本次創新轉化論壇的創新分享環節,藍帆醫療神經介入賽道研發總監張權作為6位神經醫學領域企業代表之一,介紹了藍帆醫療在技術和學術、全球化布局以及全球化研發上的創新優勢,并闡釋了博暢醫療作為藍帆醫療投資孵化的神經介入賽道新秀,現已全面搭建完成高規格研發平臺,充分賦能創新研發團隊,站在行業深耕數年的巨人的肩膀上,結合臨床痛點及需求,提供創新神經介入醫療器械解決方案;且未來有望依托柏盛國際和吉威醫療覆蓋全球的銷售網絡,快速實現產品銷售。
張權總監介紹,藍帆醫療現已成長為一家全球化的醫療器械平臺型企業,在中國、德國、新加坡、美國等國家擁有8大研發中心,構建起了美國—中國—新加坡—德國的24小時全球研發體系。在投資孵化的神經介入賽道上,現已有超過60名全球研發和技術人員從事針對出血、缺血適應癥及通路產品的研發工作;神經介入產品研發以臨床為驅動,研發團隊中有不少臨床醫生加入,通過工程師、研發團隊醫生與一線醫生溝通,進一步改進產品細節性能,真正做到了“from doctor,for doctor”。
張權總監隨后進一步介紹了BA9在神經介入領域的應用優勢。在藍帆醫療眾多的高科技研發成果中,全球獨家專利藥物BA9(Biolimus A9)無疑是皇冠上的明珠。BA9又被稱作優美莫司(Umirolimus),是藍帆醫療旗下柏盛國際研發的抗增殖藥物,已獲得了全球市場和學術界的高規格認可,并在冠脈介入領域誕生了全球“金標準”產品BioFreedom冠脈支架、中國創新醫療器械柏騰 BA9 DCB等一系列領先產品。
顱內藥物球囊產品的技術難點在于,藥物球囊在血管內的擴張時間僅為30-60秒,也就是說藥物吸收的時間在1分鐘以內,足夠劑量的藥物有效成分需要在血管內停留1個月左右以獲得最佳療效,但同時又不能存留太久而導致內皮化延遲等副作用增加。憑借高親脂性解決普通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藥物組織吸收緩慢, 組織保留時間短的問題,輔之以全球獨家專利的晶體工藝解決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穩定性差的問題,減少藥物丟失,進一步促進組織吸收,并延長組織內保留時間,BA9顱內藥物球囊產品有望解決臨床痛點、填補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應用于顱內藥物球囊的空白。
自2020年藍帆醫療設立上海研發中心以來,就致力于將公司旗下柏盛國際在海外積累20多年的介入領域的產品和經驗快速轉移至中國市場,并將在冠脈介入領域的深厚經驗進一步向瓣膜、神經、外周等賽道延伸賦能,造福更多患者,也為股東創造更多回報。未來,作為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的重要一分子,藍帆醫療將繼續堅持創新,為中國和海外患者帶來更多更好的醫療器械產品,用切實的努力和行動踐行“做醫療健康中國創造,為人類生命保駕護航”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