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乳腺癌到泛瘤種:ADC領拓者推進腫瘤治療升維變革
每年10月是世界乳腺癌防治月,作為全球第一大癌癥,乳腺癌對中國女性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2022年全國癌癥報告顯示,女性乳腺癌新發病例超越肺癌,登頂首位;且新世紀以來,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持續走高,死亡率也呈上升趨勢,同時5年生存率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臨床就診早期病例少、早診率低以及晚期病例臨床診治不規范等問題造成了我國乳腺癌防控形勢與治療需求的嚴峻局面[1]。不僅對于乳腺癌,這些問題也正是中國癌癥總體流行病學數據持續提升,成為嚴重危害全民健康的重大疾病的幾大重要因素。預測數據顯示,至2022年,中國癌癥發病數與死亡數將增加19%與33%[2]。
面對嚴峻的疾病情況,為提升總體生存率,治療方案正在不斷推進前行。其中,腫瘤領域"新星"抗體偶聯藥物(以下簡稱為ADC)從為乳腺癌領域帶來顯著學術成果,到如今推進泛腫瘤治療創新,賽道的拓展尤為迅速。ADC類創新藥物未來發展將對腫瘤領域帶來怎樣變革?《E藥經理人》雜志近日舉辦"共見 · 升維 --共話ADC"媒體日就此話題展開深度探討。
從粉紅絲帶月的乳腺癌領域出發,延展至其他中國高發腫瘤的創新治療發展,媒體日活動特邀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副院長殷詠梅教授、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腫瘤科主任周彩存教授、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胡奇聰博士出席分享,同時邀請ADC領域領軍企業第一三共(中國)共同參與。
近年來,乳腺癌治療已經經歷了長足發展,但在晚期遠處轉移、特殊分型等方面仍有較大治療需求亟待滿足。"不可否認,乳腺癌治療在化療、靶向、免疫時代取得了極大進步,但尚有諸多遺留問題。2019年,首個HER2 ADC的獲批開啟了HER2陽性乳腺癌治療的全新時代,如今HER2陽性、HER2低表達等亞型相關適應癥相繼擴展,ADC可謂為HER2陽性晚期乳腺癌治療帶來了突破性的方案。"殷詠梅教授表示,"未來我們更期盼ADC能夠推進乳腺癌整體治療格局的重塑與革新,這對于推動臨床價值的提升,助力患者延長生存期有著重要意義。"
在中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創新的技術對于治療格局相對復雜的肺癌領域尤為重要。周彩存教授對此表示,"肺癌領域首個HER2 ADC靶向治療方案在FDA的獲批,標志著HER2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治療領域的一次重大跨越。此外,針對HER3、TROP2等靶點的ADC不斷嶄露頭角,已在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治療中逐步取得成績。B7-H3 ADC研究的突破性結果更顯示了ADC在小細胞肺癌(SCLC)領域的潛力,給學術界以更多創新啟示,為肺癌患者帶來新希冀。"
ADC由單克隆抗體、連接子和載荷藥物三部分構成,其基于單克隆抗體特異性地結合腫瘤細胞表面高表達的靶抗原,形成ADC-抗原復合物,通過內吞作用進入細胞,使載荷藥物進入腫瘤細胞發生藥力從而殺死腫瘤細胞。ADC綜合了抗體療法及化療的主要優勢,兼具靶向和殺傷能力。近年來已獲得多項臨床試驗結果支持,有望為腫瘤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選擇。
隨著ADC技術的不斷發展,深入研究ADC企業也越來越多,如何從中脫穎而出?ADC與ADC之間究竟有何不同?"第一三共ADC研發的根源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經歷公司合并、多方論證、創新研制等十余年潛心探索,最終實現了靶點的優選與連接子、載荷的技術優化,造就了獨特的DXd-ADC技術平臺。"第一三共中國醫學總部總經理東山浩博士介紹。以該平臺為基礎,第一三共的ADC設計一方面能做到抗體與毒素分子的最大化連接(實現了理論上的最高值),另一方面也能針對不同靶點設計不同載荷量,實現精準靶向、高效低毒的優勢。此外,優化的毒素分子可產生旁觀者效應,有效針對腫瘤細胞的異質性。波士頓咨詢公司(BCG)董事總經理、全球合伙人胡奇聰博士稱之為"rational design(合理設計)",原研藥物的研發周期漫長兼具風險,但第一三共自研發之初就為成就優秀產品制定了完善的底層設計。
第一三共中國總裁內田祥夫表示:"面對患者對創新藥物的急切需求,我們正不遺余力地持續精進技術升級,加速創新藥物可及,助力實現‘健康中國2030'戰略目標。第一三共為此制定了戰略轉型計劃,旨在以創新ADC為依托競跑腫瘤新賽道,立志在2025年成為腫瘤領域具有競爭優勢的全球制藥創新者。"而戰略轉型期間的商業化發展離不開內外部的資源利用與人才賦能,第一三共中國腫瘤事業總部總經理王穎怡呼吁:"第一三共的ADC管線已完成多瘤種的全面布局,作為‘ADC領拓者',第一三共腫瘤事業部正全力加速商業化進程,吸納更多具備專業、靠譜、執著、重承諾、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人才加入,共展‘領前瞻、拓格局、創時代'的藍圖,攜手提升創新ADC藥物惠及中國患者的速度與廣度。"
由乳腺癌治療破局開始,ADC不斷因顛覆性臨床療效而備受矚目。伴隨未來可及性提升與行業人才隊伍的擴大,ADC布局有望拓展至各個瘤種的各個階段,真正解決患者燃眉之急,構建腫瘤治療新格局。
*文中提及HER2 ADC以及其他靶點ADC尚未在中國獲批
[1]Rongshou Zheng, Siwei Zhang, etc.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6.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Center, Volume 2, Issue 1,2022(pp 1-9)
[2]Xia C, Dong X, Li H,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and United States, 2022: profiles, trends, and determinants.Chin Med J (Engl). 2022;135(5):584-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