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北京術銳丨開啟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產學研用全面合作
2022年9月2日上午,北京協和醫院與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在服貿會簽約成果發布區舉行題為“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產學研用合作”的簽約儀式,北京協和醫院婦產科孫大為教授、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胡慧慧女士作為簽約嘉賓參加本次活動。
▲簽約儀式現場
孫大為教授在致辭中表示,作為臨床大夫,以更小的創傷給病人解除病痛是天職,故而微無創手術在本世紀越來越深入人心。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在創始人、上海交通大學徐凱教授的帶領下,瞄準手術機器人最先進的發展方向——單孔,自主研發了媲美第四代腔鏡手術機器人的產品,以更小的、單一的孔徑進入病人體內,完成各項復雜操作。而北京協和醫院,作為“百年老店”,以婦產科悠久的傳承和頂尖的學術優勢,與最前沿的工科技術相結合,共同解決微無創手術面臨的世界難題,為全人類的健康事業作出貢獻。
▲北京協和醫院孫大為教授致辭
“這次簽約儀式開啟的是協和與術銳全面產學研用的深度合作,”孫大為教授表示:“將來涉及的課題將會更加廣泛,包括遠程醫療、賦能基層的應用、大數據的收集和機器學習等。”
最后,孫大為教授對北京協和醫院在鼓勵創新方面的大力支持表達敬意,對國家政策為自主創新開辟的廣闊通道表示感謝,希望落實更多想法、解決臨床痛點,切實造福更多患者。
胡慧慧女士也發表了激情澎湃的致辭。首先,對北京協和醫院將術銳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作為創新成果進行展出表示感謝,尤其是韓丁院長特別向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蔡奇介紹術銳機器人。北京協和與術銳的合作是對術銳成果的極大肯定,也是對術銳持續努力的鞭策。
▲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胡慧慧女士致辭
“今天在協和展臺展出的產品,是術銳十八年磨一劍所推出的全球首臺進入臨床試驗的蛇形臂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也是首臺進入國家藥監局創新醫療器械綠色審批通道的單孔機器人,更是正在北京協和婦產科孫大為教授團隊進行臨床試驗的原創產品。”胡慧慧表示:“35分鐘囊腫剝除,創口2.5cm,出血5ml,十余例臨床試驗數據表示,術銳機器人實現了患者手術創口最小化、臟器保護最大化,以及醫生勞動強度的大大降低和職業壽命的延長。”
最后,胡慧慧表示,今天的簽約儀式標志著協和醫院與北京術銳的產學研用合作向全面化、縱深化開展,除臨床科研外,術銳也將積極推進培訓中心建設,不斷推廣規范化應用等全方位合作。“嚴謹、求精”的協和精神繼續引領術銳用創新的眼光和精湛的技藝,不斷迭代產品,打造出真正賦能術者、造福患者的高端醫療器械精品。
▲簽約儀式現場
隨后,孫大為教授與胡慧慧女士共同簽署了“單孔腔鏡手術機器人產學研用合作”意向書并合影留念。至此,簽約儀式完美落幕,北京協和醫院與北京術銳技術有限公司將基于目前的臨床試驗成果共同開展進一步合作,涵蓋產學研用各個環節,共同努力攻克“卡脖子”技術,規范化推廣單孔機器人技術,助力高端醫療器械國產替代和原創出海這些國家戰略的落地。
▲全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