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保誠人壽的數字化之路 中企通信如何“保駕護航”?
公元14世紀,海上貿易繁盛,為了規避運輸過程中的風險,保險以口頭契約的形態在意大利沿海萌芽。1384年,世界上第一張保單在比薩港口簽下,現代保險制度由此而誕生。17世紀,隨著英國成為海上貿易的中心,倫敦成為世界保險中心,繼海上保險之外,人壽保險、年金保險、再保險等業務陸續出現。
應時而生,應勢而變。幾百年來,保險業始終與經濟社會發展同頻共振。
應運而生 乘風破浪
從意大利碼頭到英國倫巴第街,到今天,現代保險業已遍布全球,保險種類日益豐富,新產品層出不窮,新企業也不斷涌現。
中信保誠人壽正是這樣一家踏時代浪潮而生的保險企業。
2000年,在保險業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實力雄厚的中信集團,歷史悠久的英國保誠集團,強強聯手創建了中信保誠人壽。僅用了22年,中信保誠人壽已發展為一家總資產2092億元、擁有23家分公司,共在99個城市設立了220多家分支機構的保險公司。目前,公司存量有效個人客戶超過160萬、企業客戶1.6余萬,產品覆蓋壽險、疾病、醫療、意外、財富管理等多個領域。
過去六百年間,保險業完成了商業模式與業務類型的成熟。進入21世紀以來,信息技術革命推動保險業的轉型升級,中信保誠人壽在成長中,見證和參與了保險業的科技發展。
科技賦能 飛速發展
中信保誠人壽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經過二十余年不懈努力,公司已成長為國內合資壽險企業標桿,不僅實現了業務規模持續增長、業務板塊多元,也完成了從手工作業到數智化的升級,以數字化手段有效支持業務發展,還在部分領域實現了創新和領先。
從紙質單據手工作業到行業領先的微服務系統,從面對面銷售到創新的VR虛擬現實體驗,從復雜傳統的大機架構到高彈性的應用體系,中信保誠人壽科技團隊不斷創新,引入新技術,萃取雙方股東的良好實踐,運用科技的力量賦能公司業務發展。在此過程中,設計優良、安全穩定的信息化架構也為公司的整體運營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企通信 穩健保障
保險的本質在于為客戶提供保障,中信保誠人壽的高質量服務,一直為廣大保險客戶認可。“穩健保障”與“高質量服務”兩個關鍵詞,在企業數字化進程中同樣得到貫徹。
2014年,隨著企業規模日益擴大,數字化應用越來越多樣,網絡架構面臨挑戰。中信保誠人壽擁有眾多分支機構,需要全國部署網絡,經過多維度評估,同為中信集團成員企業,并擁有全國骨干網絡和業務牌照、提供全國統一服務的中企通信,進入了中信保誠人壽的視野。
利用中企通信的骨干網絡和MPLS專用網絡技術,中信保誠人壽組建起一張全國環網,用于與第三方合作商的業務連接。這樣一來,既滿足了高效、統一的網絡需求,也順暢接入中信集團企業網,實現了中信保誠人壽與中信集團的專線互聯。
2016年,中信保誠人壽計劃租用機房,部署新的災備數據中心,希望IDC服務商既滿足機房線路保障多運營商互備要求,又具備高可靠性與可持續經營能力。中企通信憑借雄厚實力再度雀屏中選,為中信保誠人壽提供位于武漢的數據中心租用及運維服務。
自2016年雙方達成IDC合作以來,得益于中企通信云網融合數據中心的高可靠性與專業運維能力,機房及日常運維從未出現任何事故。2019年底到2020年初新冠疫情期間,位于武漢該數據中心業務不間斷、服務質量不下降?!斑@背后是99.99%高可用骨干網提供穩定網絡保障,是7×24×365的智能化網絡監控與運維,是經驗豐富的現場及遠程多層級專家服務,是定期客戶回訪和臨時性配合調整響應”,中企通信首席副總裁駱嘉釗介紹到。
疫情期間中企通信運維團隊7×24小時駐守機房
轉型升級 智賦未來
六百年來,意大利海岸的風與海浪似乎沒有變化,現代保險業從此出發,卻從未停止前進與改變。
如今又到變革時。壽險行業經過多年高速擴張,從2019年下半年起,行業進入深度轉型的發展周期,出現人員快速流失、產銷供需錯配、產品嚴重同質、價值路徑偏離等現象。數字化轉型無疑是引領行業走出發展困局的核心因素之一。
正因如此,中信保誠人壽早在2019年就開啟了第三階段改革,開展更廣更深的全面數字化、智能化探索,譬如通過VR技術實現的VR會客廳、VR保全服務、VR智能雙錄系統,2021年推出的機器人回訪服務、AI核保機器人,大數據智慧風控平臺等,各類應用均已經初顯成效。
監管部門也看到了保險行業轉型升級的必要性。今年1月,中國銀保監會發布《銀行業保險業數字化轉型的指導意見》,要求保險機構大力推進個人金融服務數字化轉型,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開展個人金融產品營銷和服務,構建面向互聯網客群的經營管理體系,推動營銷、交易、服務、風控線上化智能化。
從政策方向看,中信保誠人壽已經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中企通信也將繼續“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