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次歷練提升,“法律才女”終獲美國【T6超級法學院】紐約大學法學院錄取!
NYU法學院被稱為“美國超級法學院”T6 的末班車,其稅法和國際法都是全美第一。涉及金融法、商法領(lǐng)域的學科,NYU Law也非常強勢。
近年來NYU Law從嚴控制中國學生比例,每年本科、研究生一共,僅招收35-40名中國學生。被錄取的本科生,托福都為110+,GPA排名亦在國內(nèi)學校的TOP5。但僅僅成績優(yōu)秀還不夠,究竟什么樣的學生才能獲得“美國超級法學院”的青睞呢?
今天,就為大家?guī)怼拔浯蠓刹排眻A夢NYU法學院的故事。
初識法律,便明確了自己未來的道路
Y同學選擇法律專業(yè)是因為高中時期在政治課上學習的法律基礎(chǔ)知識課程。由于老師并非畢業(yè)于法律專業(yè),對于一些復雜的法律理論問題、實踐問題沒有辦法解答,更多的只是關(guān)注于考試,這便讓她萌生了在大學中深入學習法律的念頭。
另一方面,由于父親朋友的公司遭受詐騙,祖母遭遇房地產(chǎn)糾紛等周遭發(fā)生的法律事宜,讓她認識到缺乏法律知識在社會上可能遇見的風險和可能承擔的嚴重后果。
從那時起,她便明確了自己未來的道路——學習法律,用法律作為武器武裝自身,保護家人,為社會伸張正義。
法學的樂趣,就在于不同思維的碰撞和爭辯
Y同學就讀于武漢大學,眾所周知的985/211院校,申請的時候GPA高達3.84/4.0, 托福分數(shù)高達110。除了在國內(nèi)課業(yè)取得優(yōu)異成績,Y同學還致力于參加海外的交流項目。
2019年暑假,她只身前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暑期課程,包括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Law以及Constitutional Law Through the Lensof Higher Education這兩門課的基礎(chǔ)和前沿知識,并以A-的成績畢業(yè),由此獲得了珞珈優(yōu)秀交流獎學金。
2020年,縱使疫情全球肆虐,無法踏出國門,她也通過武大的層層選拔,拿到了參加英國劍橋大學舉辦的國際貿(mào)易法線上項目的機會。她說,在為期兩個月的劍橋大學國際貿(mào)易法項目中,自己不僅進一步學習了國際貿(mào)易法相關(guān)知識,還鍛煉了法學思維能力。相比于傳統(tǒng)的國內(nèi)課堂,劍橋大學的線上課堂更具互動性、開放性、思維性。在教授的引導及提問之下會更傾向于主動思考而非被動接受。而法學學習的樂趣就在于不同思維之間的碰撞及爭辯。
一次次歷練,一次次提升
申請LLM,除了法律基礎(chǔ)知識過硬,實操當然也必不可少。Y同學先后做了兩段實習。雖然初入大學,大一暑假她就在寧波市某法院擔任實習生,主要工作是協(xié)助人力資源辦公室處理行政工作,熟悉法院系統(tǒng)、旁聽庭審、了解審前/開庭和結(jié)案流程,為法官檢索法律和案件幫助其進行判決等。這次實習令她獲益良多。法院工作,也從一個陌生的概念,變成了鮮活的經(jīng)驗與記憶。
大二暑假,她轉(zhuǎn)戰(zhàn)某律所,擔任律師助手,接觸民事、刑事、海事等領(lǐng)域的案件,撰寫各種法律文書,包括法律訴狀、律師代表意見、刑事辯護意見、請求書、還款承諾書等,此次經(jīng)歷對于她又是一次實踐的歷練。
此外,她還參加了2020年國際航空法模擬法庭比賽,證明了她超強的語言表達能力,應對能力和批判性思維;參加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項目,人工智能算法市場風險識別與監(jiān)管對策研究,又證明了她的研究能力。
前期的沉淀,奠定夢想的基石
Y同學的申請目標當然是美國T14法學院,其簽約機構(gòu)——新航道前程留學武漢分公司結(jié)合學生的軟硬件條件,梯級定校,最終決定沖刺院校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康奈爾大學,匹配院校加州伯克利、西北大學、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保底院校南加州大學和埃默里大學。
選校和文書創(chuàng)作齊頭并進,在簡歷中,突出體現(xiàn)Y同學的國外項目經(jīng)歷,實習經(jīng)歷以及各項重要的課外活動。在新航道的指導下,Y同學在個人陳述中充分展現(xiàn)她對法律的熱愛,申請的動機,中間部分詳細敘述通過本科,海外經(jīng)歷和實習的所學所獲所想,最后也點明了對未來的明確規(guī)劃。
憑借前期的優(yōu)秀積累,及對法律的堅持與熱情,申請院校陸續(xù)伸出橄欖枝。Y同學最先收獲了華盛頓圣路易斯的offer,接下來是康奈爾、埃默里、南加大,然后,NYU也發(fā)來了錄取通知書!沒有一絲疑慮,在拿到NYU offer的一周,Y同學就交了保證金,確定入讀NYU。
與生俱來的正義感,在通往法律的道路上篤定前行
我想,她身上最值得推崇的品質(zhì)就是與生俱來的正義感。恰好,正義是法律的基本價值之一; 此外,她很理性,所以當遭遇正反兩種觀點時,她不會過多的偏袒某一方,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和認識;她喜歡寫作,寫一些小說或者隨筆,這對專業(yè)學術(shù)寫作和訴狀撰寫有一定的幫助。
從大一到大四,她走的每一步棋都在為自己未來成為資深律師做鋪墊。她說她最喜歡的一句話是“人是目的,不是工具”(由18世紀德國啟蒙哲學家康德所提出),也印證了學習法律的初衷——尊重自己,尊重他人。
很高興她拿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offer,也選擇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我也相信Y同學的未來無限量,必將成為律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