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確定!社保將迎來六大新變化
國務院近日印發《關于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分工的意見》,明確了44項重點工作的職責分工和完成時限。其中,6項社保相關政策明確了時間安排。
這意味著,我們的社會保障將迎來各種新的變化,獲得一些新的實惠。
退休人員養老金增加多少?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加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什么時候能漲?多少錢?《意見》中明確,相關政策將在4月底前出臺。
2020年,提高養老金支付水平,惠及1.2億人。今年,退休人員的福利待遇將繼續提高,養老金將連續17年提高。答案很快就會揭曉。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央財政對養老基金的補助力度繼續加大。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4.7萬億元。據測算,2021年養老基金收支平衡后將出現小幅平衡,未來養老金支付將得到保障。
個人養老金制度是什么樣的?9月底前,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規范發展第三支柱養老保險。對于這項工作,《意見》要求9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
養老保險的第三支柱包括兩部分:國家稅收等政策支持的個人養老金和個人商業性養老金金融業務。其中,個人養老金制度尚未出臺。
關于個人養老金制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總體考慮是以賬戶制度為基礎,個人自愿參與,國家財政給予稅收支持,資金的市場化投資和運作。
業內人士表示,其主要目的是將人們的儲蓄性養老轉變為投資性養老,通過市場的長期投資運營和長期的養老金安排,實現個人養老金的保值增值。
如何保護新業態的職業傷害?6月底前,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支持和規范新型就業形式發展,加快推進工傷保障試點”,“意見”要求6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
互聯網平臺經濟催生了大量新的就業崗位。同時,去雇主化、勞動關系靈活化的特點,也使得外賣客等新型經營者無法獲得現行工傷保險制度的保障。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新的就業格局理念下的工傷保障模式已經初步形成。
據相關專家介紹,該試點計劃從外賣、網約車、即時送貨三大行業入手。下一步,政策將明確具體的融資方式、保障情況、處理項目和相應的處理標準。戶籍所在地的戶籍是有限的。9月底前,政府將部署政府工作報告,推動戶籍限制開放。《意見》明確,9月底前出臺相關政策。
據權威統計,我國靈活就業人員約有2億人。城市戶籍限制靈活就業保險在大多數城市已經放開,特別是城鄉戶籍限制。不過,一些大城市仍要求本地戶籍人員在就業地區參保。”一些老城區的社會保障水平主要是高水平的社會保障,如養老、看病等。如果完全放開戶籍限制,會給地方政府帶來更大的壓力。今年繼續對靈活就業人員發放社保補貼,同時把放開戶籍限制作為保障就業、保障民生的重要舉措。業內專家表示。
居民醫保人均補助標準提高30元,政策將于5月底前出臺。根據政府工作報告安排,居民醫保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分別提高30元和5元。根據《意見》,相關政策要在5月底前出臺。
按此計算,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達到每人每年580元,個人繳費標準提高40元,達到每人每年320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標準達到每人每年79元。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明年年底前,各縣至少要確定一家定點醫療機構,對包括門診費用在內的醫療費用進行跨省直接結算。根據《意見》,這項工作將于2022年12月底前完成。
今年2月,我國新設15個省區作為普通門診(不含慢性病和特殊疾病)跨省直接結算試點。目前,已有27個省份開展了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