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ta檸檬茶,你終于記得送出了新產品
元氣森林大受歡迎后,許多品牌紛紛加入泡泡飲料之戰。
維生素牛奶集團最近也計劃這么做。VisMilk將在2021年推出一種新的泡泡檸檬茶。根據食品委員會的一份報告,碳酸茶飲料用罐頭包裝,以310毫升/200毫升的速度出售。目前,這些新產品還沒有正式上市,只有少數經銷商取了樣品進行試銷。
負責維生素奶集團公關的人士向界面新聞證實,新產品目前僅在當地進行消費者測試,因此該公司尚未正式通知。
Vita泡泡檸檬茶新產品(圖片來源:Self Media"Foodboard")
成立于中國香港的維生素乳集團于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內地市場。左手豆漿、右手檸檬茶是該公司的兩大產品。從2016年起,維生素奶集團在內地加大了營銷力度,其中一個重點是接近年輕一代。
隨著一些有趣的表情符號的發布和網民們對飲料封面的修改,Vita檸檬茶很快就流行起來,曾經在商店和便利店都賣光了。Vita檸檬茶,在吸食大麻之后;Vita進入我的心中,忘記海洛因"的口號也在年輕人中流行起來。
通過抓住甜味上癮和消費者對“自來水”的傳播,維塔牛奶集團在2017年收獲頗豐,今年也成為公司的歷史節點——維塔檸檬茶銷量達到4630萬片,銷售額達到20億左右。
隨后幾年,維他奶集團確實開發了一些新產品,但大部分還是圍繞豆漿,檸檬茶的創新也不多。
界面新聞注意到,在豆漿產品方面,維他奶集團擴大了豆漿的品類,并在產品調味料和包裝方面采取了新措施。例如,2019年維他奶集團將推出名為“咖啡大師”的豆漿,以低碳環保為重點的純豆漿名為“綠大地”,2020年將推出多種新口味的“健康添加物”植物奶。
至于檸檬茶產品,近年來除了在中國大陸推出同一款Vita檸檬茶系列外,只有冰爽檸檬茶、錫蘭檸檬茶的新口味,以及與奈雪茶的聯合品牌“溥儀檸檬泡茶”。此外,受到年輕人青睞的碳酸飲料、新鮮果汁和愛健康人士的糖替代品也未納入新產品計劃。
隨著奈雪茶聯合品牌“溥儀檸檬泡茶”的推出(圖片來源:奈雪茶官方微博)
雖然之前風靡的維他檸檬茶的優勢逐漸萎縮,產品迭代升級不理想,但維他檸檬茶在內地市場也面臨著新競爭對手的攻擊,包括農夫山泉的茶π檸檬紅茶、統一的“泰國魔術”泰國檸檬茶等太古可口可樂的“陽光”檸檬茶等,對于維他奶集團來說,如何通過口味創新提升檸檬茶的再購買成為一個考驗。
而“泡泡+”飲料可能是目前比較容易切入的方向。2020年被稱為泡沫水年。根據遠見產業研究院的數據,2019年國內純堿泡沫水整體市場規模約為150億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320億元左右。
泡泡水本質上是碳酸飲料,其中二氧化碳本身可以通過增加“饑餓激素”的釋放來促進人的食欲。泡泡水飲料生產商天津新貴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衛民曾分析,“由于飲料中的碳酸化含量高于2.5%,故稱碳酸飲料,而碳酸化含量低于1.0%,故稱泡泡飲料。泡泡飲料不僅在品類上與碳酸飲料有明顯區別,而且能給消費者的口味帶來所需的刺激
隨著傳統碳酸飲料的發展,大部分已經銷售出去了
健康第一
的精致消費者已經放棄了它,但他們對“快樂水”的熱情保持不變,這使得泡泡水或相關的微創新飲料迅速走到了頂峰。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蒙牛、娃哈哈、農夫山泉在內的多個飲料大品牌已經開始積極行動。和他們一樣,維塔檸檬茶也希望趕上泡泡飲料的發展。
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六個月內,維他奶集團實現收入44.1億港元,下降6%。疫情已成為公司近半年收入縮水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疫情期間的成本控制和政府補貼,歸屬于公司股東的利潤為6.72億港元,同比增長26%。不過,早在2018財年,公司在中國內地的業績就開始下滑。2017-2018年,中國大陸市場增長率為32.89%。2018-2019財年,內地市場收入增長率為25.09%;2019-2020財年,僅為8.4%。
此前,有觀點認為,公司決策失誤沒有趁著開發火熱時期搶占市場,從而錯失了北方市場的拓展。此外,有經銷商指出,由于渠道管控不嚴,市場價格體系混亂,而內部高層變動等因素使得維他命無法重回昔日輝煌。
雖然目前尚不清楚泡泡檸檬茶的新品何時上市,但可以想象,即使能憑借之前的人氣吸引大批早期消費者,能否在泡泡飲料市場站穩腳跟,仍是未知數。況且,年輕人如此善變,下一款流行飲料也難以捉摸。所以,到底是堅守陣地,繼續挖掘還是拓寬產品范圍,搶占更多市場份額,這是維他奶集團接下來需要謹慎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