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天池:演員應該是“生動體”,而不是“美麗體”
辦公室里,劉天池椅子后面的墻上,有一幅書法,那是韓愈的《世說》——丈夫祖峰的書法。劉天池笑著說,最近有人叫祖峰“白老師”,是因為他在《山海戀》中的角色。
“白老師”會對劉天池說:“你要記住自己的責任和使命”,這時,她會回答:“我的使命是傳道、教書、解惑”,丈夫會稱贊說:“是的!“
劉天池說,教育的夢想是她為祖峰完成的,女演員的夢想是她完成的。他們會互相合作,支持彼此的事業。祖峰接到一些角色后,他們會在家里討論。說到戲劇教育,祖峰會給一些建議,就像家里的家教一樣。
在張藝謀的電影《活著》中,她扮演啞女鳳霞,教授中國戲曲20多年,獨立創辦了一個表演工作室,盡管張藝謀有多個標簽,但她一直在導演演員的“誕生”,劉天池一直在努力幫助年輕演員完成從學校到影視“市場”的轉變,具備足夠的劇本識別和角色塑造能力。
劉天池之所以創辦這個工作室,是因為很多專業學生對外界感到困惑——“我們去劇組的時候,說角色已經定了,我們是交通明星。這個圓怎么會變成這樣?”
2016年1月,她成立了“劉天池表演工作室”,為年輕演員提供實踐教學指導。劉天池一直希望有TVB的演員培養機制,依靠實踐和技術在演播室“培養”。與在學院里訓練了四年的演員不同,劉天池還想用戲劇帶動演員進行“實戰”。
近日,演出工場與愛奇藝共同打造的第二部“天鵝計劃”作品《愛的酒窩》即將播出。劉天池認為,《天鵝計劃》的教學模式是在實戰中培養新表演者的“TVB式”嘗試。
這幾年,劉天池坦言,同學們還是有困惑,但困惑已經改變了——角色試演的難度加大了,演員選拔的要求也更嚴格了。學生們經常跑到劉天池跟前問:“為什么我找不到這個人物?”劉天池認為,學生的困惑其實是現實演員在日常生活中的積累。”是給他們一個警醒,不再是花拳繡腿,還是要打扮得年輕漂亮才能過關。
不過,劉天池感嘆說,“生動”這個詞已經從我們的演員標簽上去掉了。”我希望媒體能記得,演員應該是一個‘生動的身體’,而不僅僅是一個‘美麗的身體。”
劉天池認為,靠面子征服對方的‘有效時間’可能只有10分鐘,最后重要的是要和導演、制片人發生‘化學反應’。”劉天池強調“磨刀不誤砍柴刀”。演員本身應該有這個能力。如果他們只能用最簡單的外包裝面對市場,創意人才就會被拋棄。
這是劉天池從幕后走到臺前,參與《演員的誕生》和《我是演員》等演藝綜藝節目的嘗試。所有老師在節目中應該做的是引導年輕演員樹立正確的表演觀念。”只有了解成為演員的路徑和階段,我們才能最終成為一個好演員。”。
除了承擔學校與市場之間的過渡職能外,專業演員自身的迭代與升級也是劉天池演出車間的重點。很多演員到了一定年齡就會遇到自己的瓶頸,需要一個訓練場。”演員不是一個恒定的馬達。他需要找到新的感覺,這樣他的藝術生活才能向上旋轉,“在這個‘封閉’的階段,你需要另一個群體來再次打開你的心扉。
目前,劉天池希望向公眾拓展演出和戲劇。流行期間,她組織108所高校戲劇俱樂部進行網上交流,與戲劇俱樂部的孩子們分享戲劇世界或教學內容,讓他們敞開心扉聊天。在聊天的過程中,劉天池發現,很多學生不僅對戲劇本身不清楚,生活中也有更多的困惑。他們迷茫,害怕進入社會,表演是釋放壓力的方式。
“每個人都想被重視,都想擁有一個舞臺——不僅是演戲的舞臺,更是人生的舞臺”,劉天池認為,當戲劇在公眾心中的角色成為溫暖他人的方式時,這是她最幸福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