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陪伴”:新面貌漸漸出現在偏遠鄉村
“媽,別看那么久電視,站起來活動活動。”聽到女兒王惠精的聲音傳來,67歲的張美嫻走到攝像頭下方回應著,“我這兒挺好的,你們放心吧。”
王惠精的姐姐和弟弟常年在廣東打工,幾年前她嫁到隔壁村,“雖然距離并不遠,但也不能隨時隨地照顧媽媽。”攝像頭成了遠方兒女們的眼睛,“通過手機可以看到媽媽,我很放心。”
廣西百色市景溪市龍邦鎮陸平村,距中越邊境近 10 公里,有許多像張美漢這樣的老人。許多年輕人外出工作,其中很多是老人。" 陸平村黨支部副書記農玉藻說,深圳、東莞和其他地方的 1700 多名村民中,有近 1700 人全年都在工作。
隨著邊境地區通訊網絡的不斷發展,許多村民選擇安裝監控攝像頭,可以照顧遠在遠方的家人,親戚的問候也可以通過小攝像頭傳送到山河之間。
通過攝像機,王惠菁看到母親戴著白色頭巾,穿著自制的藍黑相間的國裝坐在客廳里。王惠菁曾經開了一家專門經營日用百貨公司的綜合性商店,父親的意外死亡迫使手術被迫中斷。父親突然出現腦出血,直到我們回來后我們才發現。"他說," 如果相機當時安裝在家里,可能就不會有任何遺憾了。
有時我接到農民工村民的電話,讓我到他們家去看望老人。" 陸平村的一名村民梁朝慶說,很長一段時間里,通過攝像機看不到老人的孩子們會很匆忙。
攝像頭的普及離不開互聯網的應用,現在像陸平村這樣的邊村實現了深度覆蓋。據中國移動廣西公司介紹,到 2020 年 12 月底,中國移動在廣西邊境 152 個行政村的 4G 信號覆蓋率 100% 的基礎上,將 1069 個自然村的覆蓋率提高到了 99.63%,光纖網絡的覆蓋率也逐漸提高。為了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好地利用網絡,通信運營商大力提高了速度和收費,加大了關稅扶貧和優惠待遇力度。
根據當地習俗,春節期間,村里的每個家庭都會做餃子。王惠菁和他的母親在前幾年改變了包裝大餃子的習慣,用小粽子代替了餃子。"技術很好。今年春節我們在網上" 面對面 "吃飯,粽子讓他們說" 想吃 "。王惠菁笑著回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