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除夕預訂旺季穩定飲食業復蘇,確保安全
近年來,我國出現了許多新的冠狀病毒性肺炎病例。今年的晚餐在哪里吃,怎么吃得放心,是商家和消費者共同關心的問題。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與健康的需求與日俱增。餐飲企業和監管部門要加強合作,解決餐飲服務中食品安全的重點難點問題,以規范促發展,以發展促轉型,提高人們的獲得感,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領域的幸福與安全。
“10月份,我國餐飲業實現收入4372億元,同比增長0.8%,年內首次由負轉正。值得注意的是,10月份,規模以上餐飲企業收入增長6.1%,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吳英在日前召開的提高食品質量安全研討會上表示。
“限額以上餐飲企業收入為什么增長較快?”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胡英蓮認為,小飯館在方便和價格上更有優勢。然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后,公眾健康和食品質量安全更受到消費者的關注。消費者愿意為此付出更多的代價。
因此,對于食品安全,過去更多的監管部門要求餐飲企業遵守。現在,更多的餐飲企業主動改善食品安全,進行內部治理。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馮軍建議,餐飲業應通過強調全過程管理、完善規章制度、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強信息披露等方式履行主體責任,并盡可能公開原料來源、加工過程、配送過程等信息。
餐飲企業的穩步復蘇,網絡渠道不容忽視。受疫情影響,餐飲業發生了巨大變化,外賣在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據美團外賣學院院長、家政集團生態營銷部部長白秀峰介紹,美團外賣用戶訂單明顯增加,消費頻率增加。消費者不僅用外賣解決工作餐的問題,還開始在家里和家人吃飯時點外賣。對于這部分網絡餐飲消費,商家應及時適應和調整。
近年來,我國許多地方報告了新的地方性散發病例或聚集性流行。今年的晚餐在哪里吃,怎么吃得放心,是商家和消費者共同關心的問題。記者注意到,目前一些商家已經在外賣平臺上推出了組合招牌菜,鼓勵消費者上門取菜和享用。
餐飲業與農產品源頭相連,終端面向消費者,在食品安全監管鏈條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從源頭上講,首先要做好登記審核工作。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互聯網監管司副司長魏力表示,小型餐飲企業需要注冊并取得營業執照。對此,線上線下要求完全一致,網上對資質審核的要求不會放松。對于不合格的餐飲企業,外賣平臺不允許其進入。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執法檢查局副局長王松林表示,從日常執法的角度看,一些餐飲企業仍存在一些問題,如在餐飲行業銷售不合格大米、以過期食品為原料、提供不合格大米等處理后交給消費者。過去,監管力量跟不上。現在,在大數據的支持下,智能監管可以聚焦食品安全風險,盡可能減少隱患。
據了解,目前,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正在積極探索食品安全監管智慧。據重慶市江北區食品市場監管局局長介紹,江北區43余家食堂、12家餐飲科技機構逐步安裝到位。江北陽光餐飲app也已在當地開通。消費者可以通過動手指的方式,對中小學食堂、養老機構食堂、餐飲單位廚房進行全過程檢查,隨時參與12315投訴和建議,讓飯菜更放心。
外賣產品方面,江北區與美團簽訂合作協議,試點開放多家外賣訂單較大的餐飲企業的廚房監控。消費者下單前可以在美團app上查看廚房烹飪情況,讓外賣的點菜更加舒適。
隨著疫情防控常態化,餐飲消費有望進一步恢復。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安全健康餐飲消費需求,各餐飲企業和監管部門要加強合作,共同解決餐飲服務中食品安全的重點和難點問題,以標準化助力發展,以發展促轉型,切實增強人民群眾在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領域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