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將加強中小學集中餐飲管理
9月底,北京制定了全市教育系統防止浪費食品的實施方案,引導學生珍惜食物和文明膳食,并對每所學校實施了"CD行動"。在實施的三個月里,"北京青年報"的記者走訪了該市的一些中小學校園,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優化飲食方式、精細化食堂管理和日常監督等措施,積極開展了"光盤行動",杜絕了餐飲浪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表示,北京市將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節食教育和習慣培養,繼續加強中小學集中餐飲管理,規范高校食堂管理,不斷提高校園餐飲質量,努力提高廣大學生對在校就餐的滿意度,同時開展節食型教育,提高學生節約食量,將成為文明校園建設的重要參考內容之一。
學生對話廚師對校園菜譜提出建議
你在學校不喜歡吃什么食物?你平均一天多吃幾頓飯?"……"幾天前,豐臺五、六年級少先隊員代表對學校午餐進行了一次大調查,拿著統計午餐數據表走進廚房,"對話"自助餐廳的主人對校園菜譜提出了建議。
北清日報"記者了解到,學校不僅要求學生進入食堂對話食堂主人,還邀請食堂主人每天進入教室,隨時注意學生的飲食特點,及時調整食堂的配方配置。此外,學校還將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了解家長對食堂的看法,及時改進。校旅輔導員張玉迪表示,學校午餐廚房垃圾與CD手術前相比減少了一半。
他說:"除了豐臺五所小型學校外,東城區教育統籌委員會亦鼓勵學校進行研究,進行滿意度調查,制訂營養與味覺相結合的食譜,提高學生的營養膳食質素,以及避免浪費學生的舌尖。"市教育委員會有關負責人強調,通過準確掌握學生的飲食偏好、需求和食物攝入量,各學校應認真分析和研究食堂剩余膳食的情況,及時調整食量,及時改進烹飪技術,不斷提高菜肴質量,讓學生吃香、吃完,減少因味覺差而造成的剩飯過量浪費。
食堂采購"按需采購"減少浪費
除了減少剩飯外,市教育統籌委員會還強調,學校要做好學生食堂的日常管理工作,從原料采購、加工管理、服務管理等環節貫穿經濟理念,做好動態管理,加強對餐數的分析、估算和計算,做到按需采購、做飯、合理安排膳食,有效減少食品浪費。
北慶日報"記者了解到,昌平區教育委員會已明確表示,下一步將針對一些學校食堂原料較多等問題,造成浪費等現象,引導學校食堂按照先進先出、縮短原料流動周期的原則,提倡原料的科學分類、合理裝載和儲存,并盡快使用,以防止因原料貯存不當而造成的浪費。
應市教育委員會的要求,首都的高校也作出了積極的反應。例如,北京理工大學在食堂進行"少炒",根據銷售情況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避免因供過于求而造成的食品浪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實行按需定量采購,關注校園師生的動態變化。每天下午4點發出訂單。購買第二天所需的原料。食堂對一些蔬菜的根和葉進行分類,以確保每一種材料都能被充分利用。用過的食品桶倒置了一段時間,桶里的最后一滴油也沒有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