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超外援年薪稅前少于三百萬歐元
2020年中國職業聯賽特別治理會議于12月14日下午在上海舉行。在會上,中國足協正式宣布了"2021-2023賽季中國超級聯賽、中國甲A、中國B聯賽俱樂部財務協議指標公告"。
通知要求,在今后三個季度內,每個中國超級俱樂部的總支出不得超過6億元(一個財政年度),每個中國A級俱樂部的總支出在一個季度內不得超過2億元,而每個中國超級俱樂部在一個季度的總支出不得超過5000萬元。"明確了三級職業聯賽中中外球員和U21級本地球員的具體工資限額。該通知還明確解釋了一些具體的概念,如"俱樂部一線球員的定義"和"球員薪酬的定義和要求"。
正如預期的那樣,中國足協在上海會議上宣布了兩項新規定,包括中國超級聯賽、中國安聯和中國B俱樂部在未來三個賽季與"俱樂部限制和球員工資限制"相關的財政目標。
根據規定,中國超級聯賽、中國安聯和中國B俱樂部在未來三個賽季的總支出在一個財政年度(一個季度)內分別不得超過6億元、2億元和5000萬元。這包括青年訓練和女子足球的費用,但不包括體育場館和訓練基地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青年培訓的費用不包括獨立于俱樂部的足球學校的運營費用,由俱樂部的股東或相關方管理。
他說:"公告亦特別限制中超及中甲兩隊第一年的開支,直至下一屆聯賽的第一年。"如果將中國超級聯賽俱樂部降級,將減為甲級聯賽第一年的第一年,年度總支出可能超過中國超級聯賽第一季度的總支出限額,但不得超過該俱樂部去年(賽季)的實際總支出。中國隊進入第二聯賽,也是按照這種規則。通知還解釋道:"俱樂部的財政年度是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
通知規定了中國超級聯賽、中國安聯和中國乙聯賽一線本地球員、外籍球員和U21球員的工資限額和平均工資限額:例如,中國超級聯賽、中國安聯和中國B級聯賽一線本地球員的個人工資限額分別為500萬元、300萬元和120萬元;中國和超級外援個人的稅前最高年薪不得超過300萬歐元,中國外援個人的最高工資稅前不得超過150萬歐元。中國超級聯賽每家俱樂部的外援支出總額,在中國超級聯賽第一季度,稅前不超過1000萬歐元,每支俱樂部不超過400萬歐元。地方三級職業聯賽U21球員的年薪稅前不得超過300000元。
通知還就三級職業聯賽球員的平均季度工資達成了具體協議。例如,中國超級聯賽普通一線球員和中國A俱樂部普通一線球員的平均年薪稅前分別不得超過300萬元和150萬元。
通知解釋說,一線球員是指注冊參加中國超級聯賽(中國甲、中乙)聯賽(不包括預備隊或U23聯盟)球員的俱樂部。此外,通知還解釋說:"球員補償是指球員與俱樂部簽訂的合同中約定的收入和報酬,包括但不限于各種現金、福利、經濟價值待遇和貴重物品。球員薪酬不包括游戲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