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開設第一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教育部啟動了首批全國一流本科課程。首批國家一級本科專業共5118門,其中網絡一流課程1875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728門,線下一流課程1463門,線上線下混合型一流課程868門,社會實踐類課程184門。
這是繼教育部在新時期中國高校2018年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取消水課程”和“打造黃金課程”,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的首次,全國五大“黃金課程”首次出現在一起。
國家一流本科課程有四個明顯特點:一是課程質量高。一大批院士、高級教授積極參與一流課程建設。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林毅夫教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伯力教授等知名學者也出現在名單中。
第二,課程種類繁多。既有專業基礎課、專業課,也有公共基礎課、通識教育課、思想政治課;有理論課、實驗課、社會實踐課。三是參與范圍廣。首批一流課程來自639所本科院校。既有“雙一流”的大學課程,也有大量地方高校的特色課程。實現了所有本科專業門類全覆蓋,積極引導不同類型高校教師參與一流課程建設,積極滿足國家、行業、專業人才培養需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四是示范效應強。課程突出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課程建設新理念與各學科、各專業相結合,有效促進優質資源和先進教育教學理念在更大范圍內的應用和共享。
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堅持高水平、創新、挑戰的標準,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產出為導向、持續改進的理念,大力推進適應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一流本科課程建設,加快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和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推動“學習革命”向“質量革命”深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