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金融科技創新:在安全前提下穩健推進
最近,以"新金融、新基礎設施、新安全"為主題的2020年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在北京金融安全工業園舉行。與會專家表示,數字技術的應用并沒有改變金融的性質,更談不上降低金融風險,金融機構應該把安全放在更加重要和優先的位置。同時,金融監管手段也應該與時俱進。
數字經濟的發展帶來三方面的挑戰,一是很多新產品脫離了傳統的監管;另一個是安全問題。數字經濟允許一些掌握技術的人通過網絡侵犯他人隱私,個人安全和企業安全可能受到影響;第三,不正當競爭。數字經濟的發展可能會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反壟斷就顯得尤為重要。李揚強調,監管措施要與時俱進。在監管機制方面,要轉變觀念,進行功能監管和行為監管。此外,監管對象也應調整為關注是否存在關聯交易,平臺壟斷,侵犯隱私信息,濫用職權等。"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認為,金融機構要堅定不移地走安全發展之路,把金融安全放在更加重要和優先的位置,在做好全面風險管理和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穩妥審慎地推進金融科技創新。要以技術為武裝力量,提升風險應對水平。建立健全風險監測和早期干預機制,探索建立全過程網絡安全技術防護體系,構建高效可用的安全態勢感知和預警平臺,不斷提高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和聯動處置水平。同時,要堅持科技賦能和制度建設雙輪驅動,充分發揮制度在金融安全管理領域的激勵約束作用。此外,事業單位要建立有利于引才,留才,用才的市場化考核激勵機制,造就更多復合型高素質人才。"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逸萍認為,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應該受到監管,數字金融也不例外。他指出,這是監管Sandboxie的好辦法,可以利用監管來觀察一些創新的金融業務模式是否具有商業可持續性,風險能否得到控制,并在沒有任何問題的情況下,在有條件的范圍內嘗試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