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繼續走弱,非美國貨幣再創新高
美元指數下跌0.09%至90.59點,連續四天低于91點的關鍵位置。美元指數在過去兩年半的時間里已經跌到了4%的低點。美元指數已從3月份102.99的同比高點下跌逾12%。
美元疲軟時,人民幣堅挺。截至昨日記者發稿,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分別升至6.53和6.52上方,最高分別達到6.5289和6.5182,均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
其他非美國貨幣也表現良好。截至昨日記者發稿,歐元兌美元上漲0.11%至1.2161,創今年新高;加元兌美元上漲0.09%至1.2857,創兩年多來新高;英鎊上漲0.09%至1.3464;澳元上漲0.10%至0.7434。
非美元貨幣的崛起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美元已經處于長期走弱的趨勢,”智信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美國經濟增長持續疲弱,量化寬松和低利率貨幣政策長期實施,政府財政赤字大幅增加,影響市場不確定性的事件逐漸平息,投資者避險需求減弱,導致美元匯率長期走弱。
“疫苗研發方面的積極進展、美國參眾兩院就刺激方案達成共識以及其他積極影響,都有利于風險資產。U、 因此,美元收益率正在緩慢上升。”fxtm首席中國分析師楊敖正說。
目前,市場避險情緒明顯緩解,風險偏好明顯增強。它的VIX指數從10月底的峰值下跌了近50%,稱為“昨日市場恐慌指數”。
業內人士認為,美元弱勢將持續,因此資產配置策略也將改變。”預計本月市場將繼續維持樂觀氣氛,加上季節性因素及倉位,美元指數或將繼續破位,并有望探至90關口。
楊敖正認為,在經濟真正復蘇,市場開始重新預期央行收緊寬松政策之前,美元有望扭轉弱勢,再度走高。”在資產配置方面,投資者可以考慮盡量減少美元資產的配置。同時,在當前背景下,黃金、原油等大宗商品有望上漲。他說,由于黃金具有抗通脹的特性,在中長期內可能會突破2000美元大關。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建議投資者多元化持有G10國家貨幣、新興市場/亞太貨幣和黃金,以應對美元下跌的風險。
在全球范圍內,資金正流向新興市場國家。根據國際金融協會(IIF)發布的全球資本流動報告,11月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總額為765億美元。這一數字遠高于10月份的235億美元,創下歷史上最大單月流入。
具體來看,股市流入398億美元,其中中國股市流入79億美元,債券市場流入367億美元。從地區來看,在新興市場國家中,亞洲市場迎來了最大的資本流入,達418億美元。
“美元指數走弱推動人民幣長期升值預期的形成,從而進一步推高我國債券和股票資產的預期收益率。人民幣資產有望成為新一輪全球資產配置的亮點。”連平認為。
據中國中央結算公司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末,境外機構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委托發行的債券面額為27663.36億元,比10月末增加836.6億元,這是外國機構投資者連續第24個月增持中國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