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組織推出APP18項使用規范
應用程序個人信息的保護關系到人們的成就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廣大用戶對此高度關注,推進標準化是加強個人信息保護的關鍵環節,對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提高監督檢查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工業和信息技術部組織了中國信息通信研究所和電信終端行業協會,制定了"應用程序用戶權益保護評估標準"10項標準。
此外,對于大多數用戶特別關注用戶個人信息的"最低限度必要性"和其他收集和使用原則,工業和信息技術部還制定了"應用程序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最低限度必要評估規范"八項標準,包括圖片、通信、設備信息、面部、位置、視頻、軟件列表和其他信息收集和使用規范。
據報道,上述18項標準于11月27日在全國應用程序個人信息保護與監管會議上以電信終端行業協會(TAF)集團標準的形式出現。美團、華為、oppo、滴滴、字拍、pinduoduo、體、百度、阿里、騰訊、小米、360。殼牌、每日互動等終端制造商、互聯網企業、安全企業參與了制定工作。
接下來,工業和信息技術部將繼續推動制定"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最低限度必要評估應用程序代碼"的其余九項標準,包括收集和使用個人信息的要求,如記錄信息、短信信息、房地產信息、電話信息、身份信息、傳感器信息、日志信息、交易和消費記錄以及朋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