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晨華:讓衛星通信向著“中國創造”前進
中國電科首席專家孫晨華是衛星通信領域的著名女英雄。作為中國衛星通信領域和天地網融合方向的領軍人物之一,她從事衛星通信和天地通信網融合方向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工作 30 多年,主持國防和國家“一號”、“零突破”、“跨代標準”等一批重點項目,深入參與我國寬帶、移動和抗干擾衛星通信部門的研究與建設。最近,她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國家科技進步獎 3 項,省部級獎勵 11 項,其中排名第一的有 8 項。2017 年河北省科技創新突出貢獻獎在一系列科技成果背后,是孫晨華潛心研究、不斷開拓創新的成果。1986 年,孫晨華從西安交通大學畢業,被分配到中國電子 54 個研究所。第一年,師父安排她研制單板機,監控衛星通訊設備。當時,隨著微型計算機的發展和應用,人們并沒有多少接觸。孫晨華面臨許多困難,但她整夜學習和實驗。努力工作,繼續前進。
我們經常用“遍布世界”、“一個網絡連接世界”、“縮短世界距離”等來形容衛星通信的巨大威力。在這個技術制高點,歐美國家比中國早幾十年起步。如何縮小“起跑線”的差距?如何使中國的衛星由弱變強?孫晨華正在毫不猶豫地攻關攻關。
進入 21 世紀,隨著信息系統 Ip 的發展,我國原有的中速干線和低速支線衛星通信網已不能滿足應用要求。國外大量的制度被引進,使人們擔心安全風險,更讓人痛心的是市場長期被國外壟斷。孫晨華以對國家網絡信息系統安全和產業發展的高度責任感,決心開發一套自控系統。此后,她和她的團隊日以繼夜地工作了 10 多年,自主創新開發了三代寬帶點對點多點組網、單波束對多波束組網、單衛星對多星組網,引領中國在這一領域從跟隨、到并行運行,最后再到一些方面領先世界先進水平。
孫晨華主持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以來我國寬帶衛星應用運行控制系統預研項目。他提出了多波束、大跨距速率范圍的組網方案,并突破了幾十項關鍵技術。更重要的是,她帶領團隊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解決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實際問題,創造高效。據統計,孫晨華已開發出 100 多種高新技術產品,總體達到國內外先進水平,多項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產品已應用于軍民貿易各領域,五年來創造效益 70 億元。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直接或間接地欣賞孫晨華的成就。比如,她通過開發我國 70% 以上的通信衛星運行控制系統,建成了多衛星、多網、多站、多域、多層次的管控體系,大大提高了衛星資源和衛星網絡應用效率。提出并實現了業務測控、應用管理和決策支持三個基本功能系統,以及中心、區域、移動梁三級設備系統。實現了對上萬個地球站、上百個專用網和數顆衛星的在線管理和控制,大大提高了網絡運行效率。
孫晨華有一個全球互聯互通的夢想。她說,作為衛星通信領域的科學家,不僅要有扎實優秀的專業素質,而且要敏銳地洞察這一領域未來的發展方向,站在技術發展和未來發展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