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次發行負利率主權債券
中國第一批負利率主權債券出爐。財政部表示,它于11月18日發行了40億歐元主權債券。這只5年期債券的票面利率為0%,收益率為-0.152%,首次以負利率發行。
債券已被國際投資者大量認購,訂單數量是發行量的4.5倍,歐洲投資者最終的投資比例高達72%。專家認為,盡管利率為負,但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歐洲金融市場的相對回報率仍然具有成本效益。更重要的是,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有信心。
首次發行負利率歐元主權債券
歐元主權債券,即由歐元區以外各國中央政府發行的以歐元計價的債券。去年11月,中國重啟了歐元融資渠道,在法國巴黎發行了40億歐元主權債券。這是自2019年歐元主權債券重新發行以來的連續第二年。
財政部表示,此次發行在境外發行的主權債券收益率為最低,其中5年期溢價發行,息票為0%,首次實現負利率發行。具體而言,5年期為7.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152%,10年20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318%,15年12月為12.5億歐元,發行收益率為0.664%。
中國中央金融部門成功發行了以歐元計價的主權債券,這意味著中國在國際市場上以低成本借入資金。從記賬情況來看,國際投資者正在積極認購,該訂單的規模達到發行量的4.5倍。這個涵蓋央行、主權基金、超級主權類別和養老金、資本管理和銀行的投資者集團非常富有。歐洲投資者最終投資的比例高達72%。
這表明歐洲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中國政策科學研究協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雖然歐元主權債券的發行利率很低,但在歐洲金融市場上仍然具有成本效益,發行歐元主權債券的利率高于德國、法國和意大利債券,這對投資者也很有吸引力。
負利率現在在全世界都很流行
事實上,中國發行歐元主權債券的第一個負利率有著深刻的全球背景,由于美國、歐洲和日本等主要經濟體對此采取了低利率甚至零利率的貨幣政策,負利率債券高達17萬億美元,導致負利率債券在歐洲和美國流行,整體經濟陷入嚴重衰退,未來低利率、低通脹、低增長將成為常態,收益率可能下降。
東方金城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慶表示,新冠肺炎爆發后,歐洲央行(ECB)的貨幣寬松政策再度抬頭,歐元區的負利率普遍存在,包括11月18日德國5年期債券的收益率為-0.76%。"這意味著,就供求而言,以歐元發行的債券的利率正在向發行者傾斜,結果是負利率陣營進一步擴大。
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固,人民幣對歐元未來可能升值,因此現在持有債券是符合成本效益的。"徐洪才認為,從長遠來看,全球資本將流入中國,外國機構投資者愿意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的投資,分享中國發展的紅利,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未來還有升值空間。
更重要的是,外國投資者承認中國政府的主權信用,并相信中國不會違約。同時,他們對中國金融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感到樂觀,也是參與中國金融市場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