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到十月海口馬村港海關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72.2萬個訂單, 總貨值3.2億元
據統計,1-10 月,海口海關馬村口岸海關共監管發布跨境電子商務保稅進口報關單 72.2 萬份,總金額 3.2 億元,同比分別增長 8.2 倍和 12.4 倍,單位容積率已達到 2019 年監管放行總量的 4.6 倍。
為迎接“雙 11”網購促銷高峰,馬村口岸海關為跨境電子商務企業設立海關聯絡員,及時了解企業需求,解決通關困難。另一方面,要制定應急預案,提前開展通關全過程演練,聯合企業要進行系統試壓,確保運行平穩、反應及時。
針對“雙 11”期間跨境商品數量較多的特點,馬村口岸海關合理安排監管人員,提高單證審核、查驗、放行效率,確保“雙 11”期間跨境電子商務業務 24 小時實時通關。
公開資料顯示,跨境電商網購保稅進口模式,又稱“1210”模式,是目前跨境電商進口業務采用的主要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電子商務平臺可以根據市場預測和消費者需求,先從國外大量采購貨物,進口并存放在國內綜合保稅區或保稅物流中心,然后根據消費者的訂單,以個人物品的形式交付給消費者。
海口綜合保護區是國務院批準的第三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2019 年 1 月 1 日,跨境電商進口“1210 模式”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