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刀》:評價候選新冠肺炎疫苗的有效性仍面臨挑戰
最近發表在《柳葉刀傳染病雜志》上的一篇評論強調了評估潛在的新皇冠疫苗效力的關鍵挑戰,并問道:“這種新的皇冠疫苗會有效嗎?”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見解。文章認為,新冠疫苗研發的目的與其他新的醫學干預措施是一致的,但在當前的背景下,我們必須堅持科學嚴謹的態度,批判性地評價新皇冠疫苗的療效,以便更好地了解疫苗的普遍性和臨床意義。
能減少感染、疾病或傳播的疫苗將有助于控制疫情。英國牛津大學(Oxford University)的科學家蘇珊娜?哈德森(Susanne Hudson)認為,在對抗新皇冠疾病的競爭中,幾乎不可能看到只有疫苗獲勝。不同的技術在不同的情況下有其獨特的優勢。至少在早期階段,如果按所需規模生產和供應單一疫苗,可能會面臨許多挑戰。應該使用標準化的方法來衡量疫苗在臨床試驗中的有效性,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可以使最有效的候選疫苗得到廣泛應用。
根據《柳葉刀》的文章,目前有44種候選疫苗正在進行臨床評估,另有154種疫苗處于臨床前開發階段,這反映了疫苗技術的多樣性。為了比較這些疫苗與其他未來候選疫苗的療效,在新皇冠疫苗的臨床試驗中應充分了解它們的局限性和潛在的偏差。
還應考慮到其他挑戰,如評估候選疫苗在預防新冠狀病毒感染引起的嚴重和致命病例方面的功效,并應對新冠狀病毒疫苗候選疫苗進行長期跟蹤。評估疫苗預防嚴重疾病和死亡的有效性以及評估疫苗的持續安全性非常重要。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一書中,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凱特·阿莫里認為,需要一項新的試驗來證實疫苗是否能預防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嚴重病例。因為只有少數感染者會患上嚴重疾病,這種臨床試驗需要大量志愿者,以確保有足夠的病例作為證據,以獲得對疫苗療效的可靠評估——這也意味著,只有在疫苗廣泛傳播并在大量人群中接種疫苗后,才能進行人們知道它是否能預防嚴重的疾病。同時也討論了人類感染控制研究(挑戰試驗),因為這些研究可能會提供新的冠狀病毒在社區傳播減少時疫苗效力的測量方法。
盡管這些研究可能是快速評估疫苗效力的唯一手段,但疫苗在挑戰實驗中對年輕人的保護效力與疫苗在老年人和高危人群中實際使用的保護效力之間的關系仍然不清楚。
最后,建議盡管新的冠狀病毒疫苗只能根據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數據進行部署,但疫苗的研發應著眼于獲得疫苗在保護人類免受新冠狀病毒感染和疾病方面直接有效的證據,有選擇地擴大有效疫苗的生產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