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永升:法國社會的焦點有偏見嗎?
巴黎“斬首”悲劇發生后,法國面臨如何對待言論自由和尊重宗教的激烈辯論。各方應保持其立場。但也有人認為,法國應該把防疫和民生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法國現在是歐洲最嚴重的新皇冠疫情。新診斷的病人人數是每天45000人。如果換算成中國的人口基數,每天將增加約80萬到100萬。嚴重程度可想而知。在如此嚴重的疫情下,馬卡倫總統表現出了非凡的強硬。首先,為了轉移公眾對政府無力抗擊疫情的調查,2022年總統大選的準備工作已經陸續展開。為了確保連任,馬龍一直沒能打出很多牌。他不能排除他把法國國內現有的流行病危機轉化為對民族沖突的具體考慮。
那么,這一政策對國內矛盾有效嗎?法國的反恐成效明顯。2015年是法國的“恐怖年”,包括著名的“查理周刊”恐怖襲擊事件。但奧朗德總統沒有采取嚴厲的反恐措施,總體反恐規模相對較小。
馬卡龍的高調和主動性為其大規模關閉特定宗教場所和特定民族學校提供了強大的輿論基礎。法國將關閉數千個特定的宗教場所和特定民族的學校,而被列入危險分子名單的數千人將被驅逐出境。最重要的是,馬克龍將利用這一契機推動立法變革,立法范圍將遠遠超出單純的常規“反恐”范疇。正如馬卡隆在接受半島電視臺采訪時明確表示的那樣,他認為法國絕不允許任何民族歧視婦女,也不允許某一特定群體對女孩的待遇遠遠低于男孩等;然而,無論是宗教問題還是民族問題,這都不是目前法國的主要矛盾。新皇冠疫情和法國經濟形勢是法國需要解決的兩大問題。失業率高達9.7%,如果由年輕人分擔,大約每四五個人中就有一人失業。盡管歐元區第三季度出現意外反彈,但由于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歐洲前景已明顯惡化,預計第四季度歐元區經濟將再次陷入負增長。經濟衰退無疑是馬卡倫總統的痛苦。
當然,無論是為了擺脫法國疫情嚴重、經濟低迷的雙重困境,還是為了成功連任,馬克龍的緊急行動都是合理的。但也應該清楚的是,這些措施只是減緩軍隊的速度。相比之下,民生更為關鍵。
如果分析恐怖襲擊的原因,可以發現涉案人員大多是法國當地恐怖分子。他們處于法國社會的底層,在生存境遇中幾乎被邊緣化,這可以說是這些年輕人被極端思想誘導而走上恐怖邪惡道路的重要原因。因此,無論法國政府的反恐政策多么強硬,恐怖主義的根源和土壤都沒有消除。從其他國家反恐的經驗來看,提高特定民族的文化水平,培養他們的工作技能,最終擺脫貧困,走上繁榮之路,才是消除恐怖主義的最佳途徑。
就法國整體經濟而言,目前法國的疫情已經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國二章能否得到有效落實是關鍵。但基于拉丁文化的自由與無紀律性,“二次封印”的實施效果很可能大打折扣。隨著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和其他歐盟成員國的疫情也越來越嚴重,他們已經不顧一切了。法國要走出經濟低迷,必須從基本改善民生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