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0月房企融資破萬億元 ,11月年度償債最高峰來了
11 月 2 日,貝殼研究所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 年 1 月至 10 月,國內外債券融資總額約為 1.0283 萬億元,融資規模超過 10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長 1%,比 2019 年同期大幅下降 20 個百分點。
貝殼研究所(Shell Research Institute) 高級分析師潘浩表示,2019 年至 2020 年前,融資占總融資總額的 87.1%。到今年年底,在金融監管升級的過渡期,住房公司將面臨減債和業績影響的雙重壓力。
受疫情影響,海外融資比例較去年同期下降。具體來說,從 1 月至 10 月,中國房地產企業海外債券規模占 38%,較 2019 年同期下降 8%,為 2017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1 月至 10 月為 62%,1 月至 9 月為 1%。
十月份共發行債券 66 只,比前一個月增加約 692 億元,同比下降 10.7%,同比增長 4.2%。
潘浩說,10 月份月度融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受到黃金周和監管效應的影響。10 月份,在房地產企業領域內發行了 47 只債券,融資規模約為 360 億元,較一個月前下降了 34.4%。
他說:"在債券發行成本方面,十月份本地債券融資的平均息票為百分之四點七六,較上月輕微上升零點五個百分點。" 海外債券融資的平均息票被香港中化集團(Sinochem) 的 5 億美元低息可持續債務下調至 6.74%,遠低于上月的水平。但是,住房企業的海外融資成本仍然存在嚴重的分化,其中首家住宅企業碧桂園的融資率為 3.875%,而前 100 名住房企業嘉源的國際融資成本高達 12.5%。
中原房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維表示,隨著 6 月份海外疫情的部分緩解和國內房地產市場的穩定,融資窗口再次打開。因此,住房企業通過長期和短期、國內外多種融資方式,努力進行大量融資。
潘浩認為,10 月份國內和國外債券融資到期債務規模約為 816 億元,比上月下降 3.7%。從 9 月到 10 月,債券發行規模沒有到期債券那么大,住房公司短期流動性壓力加大。在接下來的 11 月份,今年最大的到期債務將是 1071 億元。這意味著 10 月份的強勁銷售將對沖部分流動性壓力,而負債累累的住房公司將面臨今年最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