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績和債務的巨大損失 國泰航空史上最大的自助行動是曲折的
在疫情的陰影下,航空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沉重打擊。中國香港政府緊急輸血后,國泰航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航空,00293.HK)也宣布了大規模裁員、減薪等自救計劃。
然而,這一系列措施卻遭到國泰工會的質疑和反對。國泰機組人員工會最近又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會后主席黃士民指出,他將就新合同與公司管理層會面,如果談判沒有結果,就不排除采取任何形式的行動,并將繼續尋求法律咨詢。
據香港媒體報道,國泰航空公司及其國泰港龍航空公司早些時候拒絕申請第二階段的就業保險計劃,一直受到外界的廣泛質疑,為大規模裁員鋪平道路。
裁員計劃或障礙
10月21日,國泰航空宣布重組計劃,裁員約8500人,占集團總數的24%,高于此前預期的6000人,而成立35年的港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泰龍")將從現在起停止運營。
國泰航空公司歷史上最大的自助行動是國泰航空公司歷史上的曲折。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國泰首席執行官唐建榮已向其員工發出了一封內部信函。他將裁員形容為一場痛苦的裁員,但他不得不做出的決定對受影響的員工深表遺憾。
此次重組耗資22億港元,預計將在2021年使該集團的現金支出每月減少5億港元。
國泰航空已作出努力,以應付疫癥的影響,包括暫停不必要的開支、延遲交付飛機,以及在高級管理層實施減薪措施,但該公司每月仍虧損15億港元至20億港元。
國泰航空股價在重組消息公布后上漲逾6%,收于每股5.85港元(前復牌,下同)。截至10月27日,國泰航空股價下跌44%,市值略高于360億港元,而峰值時的市值超過840億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