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中國高等教育還需要從大國走向強國
2020年浦江創新論壇開幕式和全體會議于10月22日在上海舉行。論壇以"科技合作與創新的共同治理"為主題,以線上和離線方式舉行,邀請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60多名嘉賓參加。
在當天下午召開的全國人大報告會上,西湖大學校長、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院士石一貢就"研究型大學的責任與使命"作了主旨發言。
石一功說,中國的高等教育還需要從一個大國走向一個強國。"教育、科技和人才都依賴于大學,所以中國必須有一些真正意義上的世界一流大學,這樣一所大學才能支持中國的發展。
人才是創新力量發展的源泉,史毅貢認為,隨著我國科學的不斷發展,人才斷層的影響已經基本消除,科技人才儲備豐富,但頂尖人才仍然稀缺,無論從教育、科技還是人才的角度看,我們都面臨著如何從大國向強國轉變的挑戰。"-
在這方面,石毅貢強調了大學教育的重要性。他說,新興技術產業來自核心技術突破,而核心技術突破來自一流學者的原創科學發現、核心技術創新和原創科學發現,這些學者往往聚集在一流大學及其附屬科研機構。
石毅貢認為,世界一流的大學仍然是資源創新的主力軍,研究型大學在這一轉變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小型、精密的科研機構雖然規模較小,但它改變了當今世界的文明進程和科技格局。
作為西湖大學校長,石毅功希望西湖大學能成為中國各高校的聚集地和橋梁,希望西湖大學的每一位年輕人都能在世界范圍內開展一項獨特的研究工作,以促進西湖大學在這一領域的科學前沿探索。
石毅功在講話結束時說,西湖大學作為一所新的研究型大學,將積極探索新的大學治理體系,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新科技評價標準,以促進創新,探索培養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新型青年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