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已經到了“+Ai”的新階段
中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雙周期(國內外)發展模式,但在新的歷史時期和國際環境下,中國必須具備較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彌補不足的能力。因此,內部循環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擴大自身的創新能力。經濟學家樊綱在會上指出,"10 月 13 日,全球移動開發商大會和人工智能峰會論壇 -2020 年小寶腰部技術會議在廣州召開。
今年上半年,人工智能領域的登陸迎來了一場大爆炸、紅外測溫、人工智能自檢、人工智能識別新冠肺炎 CT。科技防疫顯示了人工智能為社會和公共事務服務的智能力量,在疫情的形勢下,數字經濟也迎來了 "跨越式發展的窗口期"。
我們預計,到 2025 年,人工智能將產生 7 萬億美元以上的產量,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華為勝騰計算機業務總裁徐英通指出,人工智能是目前最重要的通用技術,世界上有 50 多個國家把發展人工智能作為未來的發展戰略。
得益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人才基礎和海量數據,中國在人工智能技術層和應用層擁有大量優秀公司。然而,中國在基本芯片和基礎平臺方面仍存在許多缺陷,這給未來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帶來了不確定性。
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具備了大規模應用的基礎。我們認為人工智能已經進入了 "+Ai" 的新階段,"+Ai" 是指工業與人工智能的結合。" 在他看來,人工智能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閱讀理解等方面已經超越了人類,但人工智能在企業生產管理中應用的案例還很少,這是因為算法開發非常困難,但也不能真正滿足企業的需要,影響了算法的開發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