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兩新·經典傳承 —— 牛芳茂書畫作品展
牛芳茂,1941年2月,出生于河南省濟源市,金銘軒主人,自幼受家庭熏陶,與書畫結下了不解之緣。師從中國著名詩人、書畫家馬蕭蕭先生,師法歐陽詢,后學王羲之、孫過庭、張旭、王鐸等。擅長楷書、行書、草書,尤其擅長榜書。現為中國企業報道·藝術資本理事會副主席、藝術顧問,中國書畫學會副主席、中國書法藝術協會常務副主席、中國文化藝術協會副會長、中國詩書畫聯盟網名譽主席、中國藝術人民網學術委員會聯席主席、新華藝術網藝術委員會副主席、中澳文化交流協會副主席、香港特區文化藝術總會榮譽主席、華夏文藝出版社社長、中國藝術品投資交易市場上市書畫家、天津國土資源和房屋職業學院客座教授、國家民族畫院特聘書法家。
新鮮潔凈世間稀,湖光山色凈無塵
——記當代著名書法家牛芳茂先生
書法作品除了有自愉、愉人的作用外,商品價值也是其重要的價值之一。如果作品只能自愉,那么書者應該處于愛好者的水準。如果作品能愉人,那么書者應該處于藝術家的水平。如果作品能上市流通,被人收藏升值,那么書者應該是到了書法名家大家的高度。著名書法家牛芳茂先生,其作品除自愉且能愉人外,還早已經上市流通,成為藝術品投資的重要標的物,有不可限量的升值空間,所以說牛芳茂并不是身處書界低端的愛好者,也并非身處中端的普通書法藝術家,而是身處書界頂端的書法藝術大師、名家。
牛芳茂的書法能上市流通,成為投資標的,所依資本主要有二項:一是其書法作品功底深厚,二是其書法作品有獨樹一派的清俊之風。
說到功底深厚,遍賞牛芳茂的書法成品,發現無論真、草、隸、篆,都規章鮮明。看其楷書作品《臨池歌》既有柳骨之剛勁,又得顏筋飽滿,可謂筋骨構造有道,盡通柳顏結構之精要。有歐筆的輕快細膩,也有趙筆的意氣連綿,可謂融得歐趙用筆之絕妙。牛芳茂能將楷書寫到融四家精華于一身,完全依日常心追不停,手臨不輟的習修勁頭。禿筆千支,墨盛百缸而用盡,有心人,天不負,功到自然成的結果。
牛茂芳行書,也是古學深厚,涵養巨豐。他先習王羲之,后習孫過庭、張旭、王鐸,行書寫得功力十足。看其作品《篤誠》兩字,字體顯肥,篤意十足,又方正不亂,誠意充盈。兩字筆法精妙,行筆瀟灑飄逸,筆勢委婉含蓄,富有意境,兩字書如行云流水,禪意顯于字形,文化滿溢其中。更見二字結體遒美,骨格清秀,點畫疏密相間,謂不可多得極富羲之行書神氣的佳作。
看牛芳茂的行書,不但可識功底之深,又可識其筆法之勁,更能得其章法之妙。看其作品錄毛澤東《重陽》,其書完全是心意之作,因功底深厚,所以能縱筆如馳,與羲之書蘭亭一般,以心驅筆,以意潑墨,筆墨隨心所欲,上飛天,下入海,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心意之作,暢快淋漓,一氣呵成。若是指尖沒有操筆如意的功底,何來這般淋漓?看《重陽》識功底,功底卻在頂尖上。看用筆,尺幅之內極盡用筆使鋒之妙,無論橫豎點撇鉤折捺都活力四射,特別是筆畫的彎繞折態,更顯龍騰虎躍氣勢,依筆造勢,可見筆力雄勁,無以復加。再看章法,《重陽》之書,氣勢貫通,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勢成血脈,滋字字活,章法之美,獨具風采。
無論是收藏者還是投資者,愿意出重資在市場上奪得牛芳茂的書法作品,是因皆被其作品的“清俊”之風所打動。豎幅《壽而康》,三字成書,字字清,因清而生俊,清俊之風,讓人如遇仙家美客,嘖嘖稱贊,傾心傾意。牛芳茂書法,之所以清俊,是因其用筆利索,不疑不滯,行筆姿態清俊,所以字字先得清俊之骨肉,行筆意氣清俊,又讓字字得清俊之氣質。牛芳茂書法,字字從里到外都透著清俊喜人的意態,形意皆美,讓人喜之不及,喜之不厭。
看行草《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八字幅,八字沒有一字現一絲丑瑕,全是美目傳情,秋波美意,清俊醉人。新鮮潔凈世間稀,湖光山色凈無塵,面對書法大家牛芳茂的絕世之作,投資者和收藏者不下重資拍下才怪!
華藝書韻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藝術總監 史峰
2017年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