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陽綠色蛻變:“3年還一個大美襄陽”
湖北省襄陽作為漢江流域的中心城市,近年來以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生態經濟示范區、龍頭區和經驗區為中心,堅持綠色發展,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水系控制和水資源保護,開展污染防治斗爭,書寫優質發展篇章。
近日,來自中央政府、省、市、港等地的 20 多名媒體記者進入向陽,探索城市綠色發展的道路和成就。
保護漢江流域生態保護沂江藍水
漢江是向陽的母親河,流經襄陽 195 公里,保護漢江流域的生態環境,已成為湘陽促進優質發展的前提。
據報道,該市頒布了一系列劃定紅線和制定生態環境規則的法律法規,開展了 15 項整治漢江流域水生態環境的專項運動,采取退耕還林、退耕還林、禁止采砂、綠化景觀、建設生態監測站等措施建設 "大漢江濕地生態系統"。
據了解,自 2018 年以來,襄陽已全面關閉漢江兩岸 1000 多個大型農場、污染企業和非法碼頭,達到了 30 多公里的海岸線和數百畝土地,經治理后,漢江湘陽段水質確定為二級,部分指標趨于一級。
豫涼州位于襄陽市中心,占地 17.64 平方公里,是漢江與唐白河交匯處形成的江心大陸,面對罕見的風水寶地,襄陽抑制了大規模開發的沖動,決定 "留在美國,保持綠色",將其建成城市的中心生態公園。
經過大規模的生態恢復和綠化之后,曾經長滿雜草的沙漠島嶼現在開始在整個大陸都是綠色的,四季開花,到處都是風景。
余涼洲開發區黨委副書記、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曉波說,他在建設向陽東西軸公路豫涼洲段時,面臨著兩種選擇:橋梁建設和隧道貫通。相比之下,后者花費了 20 多億元,但有助于保持流域的生態完整性,而向陽最終選擇了后者。
現在,漢江襄陽段的通緝令已經全面完成。穿過漢江襄陽市區,一幅清澈的水、碧綠的海岸、美麗的風景一躍而起。
控制環境污染建設生態宜居城市
三年 "也是向陽一座美麗的城市,圍繞" 美麗向陽 " 的建設目標,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工作。
城市生活垃圾(MSW) 處理是城市環境保護面臨的一種頑疾。為了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向陽建設了完善的垃圾處理系統。
襄陽市污泥及廚房垃圾綜合處置示范項目,負責襄陽市城區及部分縣市污泥及廚房垃圾處理。記者走訪這里,看到垃圾進入這里后,通過高溫熱水解和高溫厭氧消化等技術手段,轉化成氣體、生物碳土、有機液肥等,實現 "再生"。
針對城市污水處理現狀,對城市水體實行 "網格" 管理,實現城市中心區黑臭水體的綜合治理,建設改造污水處理廠,使城市生活污水日處理量達到 500000 噸,出水水質均達到一級排放標準。
在 "綠滿向陽" 的推動下,襄陽開創了 "500 m 見綠、1000 m 見園、2000 m 見水" 的城市生態格局,市中心城區 602 公里的綠色道路總長度穩步推進,準確摧毀荒地、鄂北生態防護林、漢江兩岸綠化綠化、國家級防護林四大工程正在深入推進。
刷墻,有一個特殊的垃圾儲存池,安裝路燈,夜晚明亮,比白天漂亮。"香洲區張家集鎮邵板村四組村民姚明興奮地告訴記者,自該村建設美麗的村莊以來,過去六個月里," 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2018 年以來,襄陽先后推出了 "100 天農村清潔家居行動" 和 "農村清潔行動",農村骯臟無序的面貌明顯改善,包康陳家灣村、顧承巖河村、老口李佳鹽坊村等村莊已成為著名的旅游村。
實施減速增長帶動產業高質量發展
綠色發展,工業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襄陽大力推行以降低消耗、減少排放、提高效率和質量為重點的 "減量化增長" 模式,在化工、電力、建材、冶金等傳統產業中,能源系統優化、水循環、廢渣資源利用、脫硫、脫硝除塵等工藝得到推廣。
位于老河口循環經濟工業園的楚凱冶金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廢舊鉛酸電池回收利用的專業企業。" 經過多年的實踐研究,公司已充分實現了廢鉛酸電池的自動化、智能化、環保和無公害回收。
據報道,楚凱冶金公司每年回收 70,000 多噸廢電池,其中鉛、硫酸、塑料全部回收利用,廢舊鉛酸電池的綜合回收利用率達 98% 以上。
葛洲壩環佳回收資源有限公司也在同一園區,專門從事廢舊塑料、廢鋼、廢紙和有色金屬的采購、加工和銷售,促進中部地區可再生資源產業及其周邊產業的協調發展。
經過多年的實踐,襄陽市形成了汽車零部件、農產品深加工、高端設備制造、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醫藥化工等現代工業體系。2019 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 4812.8 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