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實行政務服務“秒報秒批一體化”模式
我過去經常要跑好幾次,但現在我馬上就拿到了所有的資料。" 在深圳行政服務大廳,前來辦理會計師事務所注冊執照業務的余先生告訴中國網財經記者,他五年前曾試圖創辦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但由于程序問題,后來擱置了。現在,這都是在線提交和在線審查,程序和流程都比以前簡單得多。
10 月 21 日,記者跟隨主題為 "落實六個穩定、六個保障、優化經營環境" 的采訪代表團來到深圳行政服務大廳,據有關人員介紹,深圳大力推進審批服務的便利性,實現了 "網上、即時、就近、一次";" 目前,政府服務項目的集中錄取率和綜合接受率分別達到 99.2% 和 95.1%,由分散到集中,由部門窗口向綜合窗口轉變,審批服務更加普及。
同時,記者注意到,行政服務大廳隨處可見,裝扮成 "深圳志愿者",協助公眾辦理相關業務,并提供疑點救濟和指導服務。在現場,一位市民王女士說,來到營業廳經營一家企業,改變了過去與政府打交道的 "難進、丑臉、難做" 的局面,不僅大大縮短了等候時間,而且改善了服務態度。在這方面,服務大廳的工作人員說,深圳的政府服務已經規范,權利和責任清單已經建立并向公眾公布,政府的權力和責任是陽光明媚和規范的,權力被關在籠子里并受到規范。
更方便的是,深圳政務服務推出了‘二批合一’模式。申請人在填寫表格和上傳材料過程中,可通過面部掃描或其他合規方式授權讀取個人或企業電子證照或相關后臺數據,并從系統自動填寫表格信息,自動推送電子材料,做到少填或不填工作信息,少填或不填申請材料,或不填后臺數據。執行塞子。在受理和審批環節也實行 "秒批",全程不見面,零跑腿,全自動的政務服務新模式。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推進部門業務系統交互,與基礎庫,課題庫等可信數據源對接,通過信息共享,基于標準化規則實現申請信息自動比對驗證,系統自動填報,自動審批。進一步落實減材料,減流動,減環節的改革理念,打通數據壁壘,替代人工審批,徹底消除自由裁量權,實現了審批的公正公平。"。
在此之前,記者從深圳市市場管理局獲悉,深圳發布了 "許可證分離" 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在前海蛇口自由貿易區開展了 "許可證分離" 改革試點工作,制定了 "深圳推進創業企業改革工作計劃",并通過一個窗口對 "創業企業" 進行了升級。"商業主體設立登記、蓋章、申請發票、社會保障登記和住房公積金開戶五個環節合并為一個環節,處理時間縮短為一天。創業企業免征公章,免收稅控設備第一年服務費,實現創業企業" 零成本 "。
據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黃勝文介紹,深圳進一步優化了 "創業企業" 專項窗口服務,推廣了 "一窗進外創業企業",在市、區行政服務大廳設立了專門的企業區(特別窗口),配備了專門的人員提供指導和協助服務,并同時推出公章、營業執照和其他材料窗口接受或郵寄服務。到 2020 年 7 月底,全市共有商業專業 343.2 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 8.8%,其中企業 21.55 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 10.4%。
此外,記者從深圳行政服務大廳獲悉,深圳已形成以廣東政府服務網絡(深圳站)為中心,以大數據資源共享平臺和統一應用驗收平臺為骨架,將公共支持平臺和各審批部門的業務系統連接起來的 "一體化雙翼多系統" 數字政府模式,目前深圳已經認識到,100% 的政府服務項目已經部署在網上平臺上,90% 以上的市政府服務項目使用了全市統一的應用驗收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