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推進智慧“食安”, 保護市民的 " 菜籃子
今年初,冠狀病毒在深圳市場爆發后,市場供應一度緊張。作為深圳市民保障菜籃子供應和價格的“壓艙石”,深圳海基興國際農產品物流園及時組織商戶開門營業。僅兩天時間,蔬菜供應量從每天 1551 噸迅速增加到 5613 噸,比去年同期增長 119.5%。現階段,深圳海基興蔬菜交易量已達 6500 多噸,其他品類也逐步恢復到以前的交易水平,為深圳市民提供了穩定的“菜籃子”供應。
“菜籃子”、“米袋子”事關民生、惠民。百姓“菜籃子”價格穩中有足,離不開政府“一體兩翼”的保障供應體系,全力保障民生必需品供應。記者從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該局已出臺十條措施,全面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力支持企業復工生產。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黃勝文介紹,為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對重點“菜籃子”企業共發放臨時補貼 1557 萬元,保持供應穩定價格,降低條碼服務費 10%,降價 39.28 元降低企業計量檢驗檢測費萬元和個體工商戶 171.14 萬元相關檢驗、檢測和認證認可費,確保食品供應安全價格穩定。
此外,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推進市級菜籃子基地建設,計劃建設海吉星‘菜籃子’鎮,打造電子商務和農業龍頭企業基地。”到 2020 年底,完成所有農產品市場的升級改造,建成布局合理、清潔衛生、安全有序、配套設施完善、管理體系完善、流通模式先進的新型智能化農產品交易市場,提高市民購買“菜籃子”產品的方便性、舒適性和滿意度。
除了穩步推進各項政策措施,更好地服務市場主體外,深圳市市場監管局還依托“智能監管”系統,助力市場監管整頓。在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智能指揮中心,通過智能電子屏,我們可以清晰地了解食品安全新的智能監管模式。據工作人員介紹,在食品安全監管科,該系統重點關注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智能監管,事前、事中、事后。
“比如種植初期,種植基地需要在系統中上傳一套完整的種植計劃。在此期間,我們對基地進行了溫度、濕度、日照等環境監測和視頻監控,實時掌握基地情況。根據這些數據,我們建立了聯動預警機制,一旦出現問題,可以要求種植基地進行整改并及時反饋。農產品流向市場后,市民可以掃描包裝上的二維碼,查看從生產到流通的全鏈條記錄和檢測報告,讓市民吃得更放心。”這位工作人員說。
黃勝文還表示,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不斷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管控,加強網上訂購監管,推進食品抽檢改革。嬰幼兒食品和大型肉制品企業自檢報告率達到 100%。同時,以鮮、凍豬肉、牛肉、羊肉、雞鴨肉等畜禽肉、水產品及其制品,特別是進口冷凍食品為重點品種,重點關注各類農產品市場、專業冷藏庫、超市等。,對經營鮮凍肉、水產品的企業,要全面排查,嚴格監管,堅守安全底線,確保基本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