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5g自主組網已初步實現商業化規模,5g基站超過60萬個
5G展示豐富多彩,令人眼花繚亂!"這是一位業內人士正在參觀2020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的感受。如果去年的通信展,5G的展示更多的是模型和PPT,那么今年的展會,我們可以親身感受到5G移動機器人的緊密接縫,5 GXR身臨其境的逼真體驗等等。這些活生生的案例和令人驚訝的商業經驗告訴我們,5G應用程序正在逐步登陸。
目前,中國的5G商業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國內5G獨立組網已初步實現商業化規模,擁有600000多個5G基站和1.5億多個終端連接。雖然展覽的重點更集中在通信網絡設備上,但人們仍然可以看到華為、中興等其他5G嵌入式接入設備中的一些新穎的5G手機和其他5G嵌入式接入設備,這降低了普通用戶享受5G的門檻,豐富了5G的體驗。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所的數據,2075 G終端已經獲準進入網絡,其中包括180臺5G手機,其中一些手機的價格已經低于2000元。在過去兩個月上市的新手機中,5G手機占近80%。這一切為即將到來的5G繁榮鋪平了道路。
與此同時,5G面向工業的應用正在深入到各個行業的生產線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5G的應用前景已經涵蓋了工業、交通、醫療、能源等多個行業,并逐漸從生產外圍設備擴展到設備控制等核心業務領域。
在華為展臺上,你可以看到,在港口、礦山和一些制造場景中,5G行業解決方案在該行業的數字化改造和智能升級中發揮著巨大作用。在廈門、浙江、寧波港、上海和廣東深圳的黃海碼頭,5G長距離龍門起重機或輪胎起重機的操作使起重機司機不必在幾十米高的狹小空間內工作,并在高溫或寒冷條件下切斷食物和水。在山西第一座5G煤礦,基于5G的遠程控制使許多工人不必再下去進行數百米深的地下作業。這表明,通過5G等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將進一步解放生產力,解放勞動者,為勞動者提供更強的保障,優化勞動力配置。
發展5G要帶動整個信息通信產業鏈,提升核心技術的自主創新能力。在本屆展會上記者看到5G商用一年來輻射帶動成效初顯,我國5G產業鏈整體領先,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貝爾等廠商紛紛推出了多款不同頻段、不同能力、不同應用場景的基站,門類更加齊全,性能更加完善,能充分滿足國內四大運營商的所有商用頻段和網絡需求。華為、中興等國產5G設備廠商已經普遍在5G網絡主設備中采用自主設計的先進芯片制程工藝,交付使用的5G基站性能不斷增強。據中興通訊CEO徐子陽介紹,中興通訊生產的5G基站在現網中的實測表明,5G每比特能耗已經降到了4G每比特能耗的十分之一以下,極大緩解了外界對于5G能耗的擔憂。同時,一批自動駕駛、AR/VR、物聯網等領域創新企業興起,這充分說明5G商用起到了帶動我國信息技術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的作用。
利用長風,沖破千里",本次展會的豐富多彩的展示充分表明,5G業務在過去的一年里,不僅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而且從5G產業鏈的各個方面到各行各業積累了更多的能量,以迎接5G的光明和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