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進社區 “小城專列”上海-瑞金的列車開進納仕張江國際社區
2025年是中央紅軍長征勝利九十周年、抗日戰爭勝利八十周年,值此之際,于4月25-27日由普蘭公社發起的“小城專列-大城社區牽手小城計劃”首站活動在上海市浦東新區納仕丨張江國際社區成功舉辦。
本次活動以“紅色文化進社區”為主題,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紅色文化體驗活動,搭建起瑞金與上海之間的文化橋梁。活動開幕以來受到社區居民的不斷好評。截止今日,已累計吸引超2萬人次的互動與關注。
【主辦單位】本次活動是由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瑞金市文廣旅局、瑞金市供銷社、瑞金市文旅集團主辦;納仕丨張江國際社區、上海同濟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產業咨詢研究中心協辦;普蘭公社承辦。本次活動采用 “主會場 + 分會場” 的形式,主會場在上海市浦東新區納仕丨張江國際社區,分會場位于上海市閔行區萬科朗潤園。
【活動意義】上海與瑞金的牽手,是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創新性傳播的生動實踐,更為上海社區文化建設開辟了全新路徑。以“小城專列”為紐帶,搭建起特色小城與上海社區的雙向互動橋梁,推動紅色文化資源與都市文化需求的精準對接。這一合作不僅實現了文化資源的優勢互補,更在促進城鄉文化交流中,為鄉村振興注入精神動能,為上海社區精神文化建設注入紅色活力,開創了城鄉文化協同發展的嶄新局面。
【活動內容1:沉浸式互動點亮瑞金風華】
活動現場,小朋友們身著紅軍服飾,化身“小紅軍”,在“重走長征路”的互動游戲中感受革命先輩的奮斗歷程。孩子們還沉浸式體驗瑞金非遺技藝,親手制作竹扇、拓印蘇維埃紙幣,在實踐中觸摸歷史溫度。當這群手持國旗、身著戎裝的“小紅軍”奔跑在社區廣場上時,鮮活的紅色圖景躍然眼前,引得居民們紛紛駐足,直觀而深刻地領略瑞金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當紅色歌曲演奏會四位樂手站在綴滿星子的天幕下,西洋樂器與紅色旋律碰撞出奇妙的化學反應,讓人不約而同地駐足哼唱。當瑞金原創動畫電影《少年家國夢》在社區露天影院展映,此刻紅色精神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化作少年們眼中跳動的光。通過一系列沉浸式、趣味性強的互動設計,活動以生動鮮活的方式展現特色小城風采,讓瑞金紅色文化走進大眾視野,有效提升了城市文化的影響力。
【活動內容2:多維對話譜寫文化交融新篇】
此次活動中,瑞金中央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的鐘吉玲、鐘麗婷兩位金牌講解員化身紅色文化使者,以多元視角開展三場特色課堂,構建起紀念館、社區與校園的立體互動網絡。鐘吉玲老師站在納仕丨張江國際社區的廣場上,面向社區居民慷慨激昂地講述革命往事,讓紅色文化在休閑空間中自然流淌;室內課堂里鐘老師則以生動活潑的語言,為孩子們娓娓道來動人故事,一雙雙專注的眼睛閃爍著對紅色歷史的好奇與向往;在上海市建平實驗張江中學,老師們為全體初一年級學生打造跨越時空的沉浸課堂,讓青少年在知識的殿堂里與革命先輩展開精神對話。三場課堂精準對接不同群體需求,實現紅色文化在不同場景、不同受眾間的多元傳播,生動詮釋了小城與超大城市文化交流的豐富內涵。
【活動內容3:市集煙火里訴說瑞金故事】
活動還精心布置了市集,瑞金農特產品、文創好物與非遺珍品齊聚,以多元姿態與社區居民熱情相擁。曾經歷革命歲月和深受紅色教育浸潤的老一輩,對瑞金這片紅土地始終懷有深厚的情感共鳴,瑞金帶來的農特產品十分受老一輩的喜歡。在新時代下,紅色基因以靈動的方式融入文創商品,正化作孩子們手上晃動的星星搖搖筆,筆桿上躍動的紅星隨步伐輕顫,在陽光下劃出一道道璀璨光軌。
本次活動的主會場納仕|張江國際社區緊鄰張江科學城城市副中心板塊,是上海首個R4用地(租賃住房用地)項目,也是市區重點打造的大型人才社區和張江科學城標志性人才居住項目。
當年的瑞金承載著共和國早期探索與創新的基因,始終閃耀著開拓進取的光芒。如今的上海張江作為上海科創策源地,匯聚全球頂尖人才與前沿技術,正以科技之力重塑未來。當紅都精神跨越時空與科創熱土相遇,這場交匯絕非偶然——張江的創新活力與瑞金的紅色底蘊天然契合,既是歷史使命的接力傳承,更是時代發展的選擇。
當主會場的紅色熱潮澎湃涌動時,上海閔行區萬科朗潤園分會場同步奏響紅色樂章。浦東、浦西兩個會場雖分處兩岸,卻以同樣的熱情與活力,將瑞金紅色文化傳遞到社區,同頻共振,讓這場跨越空間的紅色文化之旅,在上海綻放出雙倍的精彩。
【回顧與展望】
回溯紅色歷史脈絡,1934年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和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宣言》在江西瑞金發表;1934年10月10日,中央紅軍長征被迫戰略轉移,從瑞金開啟二萬五千里長征。
上海與瑞金的淵源早已鐫刻在時代記憶中——1921年在上海成立中國共產黨,1931年在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一條神秘的“中央紅色交通線”誕生于山水間,它水陸輾轉約3000公里,一批批革命先輩將鮮血和汗水灑在這條路上,一群群無名英雄用赤膽忠誠為革命勝利保存下紅色火種,為兩座城市共同書寫了中國革命的壯麗篇章。如今,3000公里已隨著時代的發展縮短至900公里,這次牽手不僅是紅色基因的賡續傳承,更是創新打通城鄉要素流動的新通道,讓革命老區的文化資源與超大城市的發展活力實現雙向賦能。
未來,普蘭公社發起的“小城專列”計劃將持續拓展版圖,串聯更多特色城市,讓充滿地域風情的“詩與遠方”走進上海社區生活,讓每座城市“小而美”的動人故事跨越山海,在新時代的舞臺上綻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