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出海 商鏈全球 |廣交會行業趨勢論壇解析大家居建裝品牌出海新路徑
4 月 23 日上午,備受矚目的 “領航出海 商鏈全球” 第 137 屆廣交會行業趨勢論壇 —— 大家居建裝品牌出海活動,在萬眾期待中隆重召開。
本次論壇由中國對外貿易中心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有限公司協辦,網易傳媒、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有限公司大力支持。在經濟全球化浪潮洶涌澎湃、國際貿易格局風云變幻的當下,這場匯聚行業精英、專家學者的論壇,無疑成為了中國家居建材行業邁向國際舞臺的關鍵一步,是企業探索出海新路徑、把握時代機遇的重要契機。
主題分享,專家多維解析出海之道
領航出海:品牌的全球化突圍之路
活動伊始,深圳大學區域國別與國際傳播研究院院長、國際關系、世界經濟和國際傳播領域專家戴永紅教授以“領航出海:品牌的全球化突圍之路”為主題,從宏觀視角剖析了當前復雜多變的國際貿易環境。
他指出,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經濟、政治、科技等多方面發生深刻變革。在國際貿易如此復雜多變的大背景下,企業出海面臨諸多挑戰,但同時也蘊含著巨大機遇。戴教授強調,企業需善于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等,靈活運用這些智慧來應對現代的國際形勢與貿易摩擦,同時借助 AI 技術實時監控海外市場風險、優化品牌傳播策略,實現品牌故事的精準講述,從而在全球舞臺上乘風破浪,開啟品牌出海的新篇章。
以質取勝:“雙碳”背景下家具建材企業出海的綠色挑戰與應對
在全球能源轉型與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的今天,“雙碳” 目標已成為企業出海無法回避的關鍵議題。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廣州分中心可持續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史志呈先生聚焦于 “以質取勝:‘雙碳’ 背景下家具建材企業出海的綠色挑戰與應對”,為在場嘉賓深入剖析了綠色法規的復雜性及其應對之道。
他指出,隨著全球能源轉型與環保意識增強,“雙碳”目標成為企業出海的關鍵考量。家具建材企業在出海過程中,需直面國際法規差異及發達國家日益嚴格的綠色法規挑戰。史志呈先生詳細解讀了這些法規的核心要點與實施時間表,并強調企業要充分認識碳管理的重要性,提前布局,將碳戰略融入整體經營戰略,滿足國際市場綠色準入要求,搶占低碳發展先機,將碳從成本負擔轉化為資產優勢,為中國家居建材企業出海提供有力支持。
商鏈全球:居住產業出海新機遇
從宏觀的戰略視野回歸到產業實踐,珺與咨詢創始人鞏宇銘先生以 “商鏈全球:居住產業出海新機遇” 為主題,深入居住產業出海的現實語境,剖析其中的痛點與機遇。
他指出,國內家居建材市場品類繁雜、企業發展參差不齊,行業面臨諸多問題與挑戰,而海外市場增長潛力巨大。中國作為全球經濟增長引擎,在“金磚國家”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市場互相扶持下,為國內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鞏宇銘提出,企業出海需從“走出去”向“走進去”轉變,實現從傳統商品貿易到本土運營的升級,遵循出海競爭三大原則,精準選擇出海路徑,避免低價競爭,提升產品力與品牌力,實現“中國制造”到“中國品牌”的轉身。
保駕護航:AEO 制度助力建材行業‘乘風破浪’
在企業出海的征途中,政策支持猶如一艘巨輪的壓艙石,為企業保駕護航。中國海關企業管理領域專家祖曉敏女士以 “保駕護航:AEO 制度助力建材行業‘乘風破浪’” 為主題,詳細解讀了 AEO 制度的內涵與價值。
她介紹AEO制度涵蓋國際貨物流通各領域,各國海關通過互認協議為企業提供便利,中國已與31個經濟體簽署AEO互認協議,覆蓋57個國家和地區。她強調AEO企業享受的優先辦理、減少監管頻次等便利措施,以及國際層面的優先查驗等待遇,有效降低企業成本。她還闡述了企業申請AEO認證的流程及注意事項,指出該過程是企業規范管理、提升競爭力的契機,建議AEO企業珍惜信譽、加強合規管理,充分利用AEO認證便利拓展市場,實現家居建材企業高質量發展。
技貿應對:新型建筑材料國際市場洞察與技貿措施應對策略
在國際貿易舞臺上,技術性貿易措施已成為企業出海繞不開的一道關卡。佛山海關綜合技術中心、國家建筑衛生陶瓷檢測重點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劉亞民先生以 “技貿應對:新型建筑材料國際市場洞察與技貿措施應對策略” 為主題,為企業撥開技貿應對的迷霧。
他指出,這些措施數量逐年遞增,對我國出口貿易影響顯著,但也在倒逼企業技術改造與質量提升。劉亞民介紹出海技貿的應對策略,深入分析綠色建筑等新興趨勢對材料的要求,解讀主要出口市場技術法規與標準。他強調企業要認識技術性貿易措施的雙重性,將其作為提升技術水平與產品質量的契機,在國際市場上實現可持續發展。
主題分享之后,中國對外貿易廣州展覽有限公司攜手行業龍頭企業代表共同啟動了“CBD 全球鏈接” 中國建裝品牌出海聯盟。
圓桌對話,共探出海實戰經驗
最后,論壇進入圓桌對話環節,由網易家居執行主編王傅蓉女士主持,志邦家居副總裁肖清平先生、TATA 副總裁張巖先生、華建鋁業執行董事吳志強先生、軒尼斯門窗副總裁余家優先生、金牌家居海外事業部總經理盧華貴先生等嘉賓圍繞大家居建裝品牌出海過程中的關鍵問題展開深度探討。
志邦家居副總裁肖清平先生表示,中國定制行業出海難度大的原因在于行業的服務屬性強。志邦家居自 2014 年起參加廣交會探索海外市場,目前在澳洲、北美、東南亞等地以工程業務為主,逐步開展零售布局,通過與海外當地服務商深度合作,打造高端本土化定制服務,滿足當地多樣化和高水平需求,樹立高端品牌形象,提升產品競爭力。
TATA 副總裁張巖先生分享道,歷經二十多年發展,中國木門行業已遠超發達國家,尤其在供應鏈、生產系統效率方面。“中國制造”的木門產品,不代表低價格,反而代表更高的生活品質。TATA 出海雖只有三年,但積極拓展中東及大洋洲市場,建設海外代理網絡,并探索共享合作生產基地,解決交付難題,展現中國木門行業高品質與強競爭力。
華建鋁業執行董事吳志強先生指出,“中國制造”標簽近兩年正在慢慢往高端滲透,企業應該做的是把中國的好產品輸出到國外,而不是將中國的低價競爭“行業內卷”蔓延至國外。
當下,華建鋁業海外業務以直接出口和配套大型客戶出口為主,憑借高性能系統門窗等產品優勢收獲眾多客戶,同時注重綠色可持續發展和產業鏈協同,布局新廠提高生產效率。
軒尼斯門窗副總裁余家優先生談到,中國品牌要撕掉“低價標簽”,需要從四個方面練好內功:加大產品研發投入、管理優化供應鏈水平、數字化賦能提升系統運營效率、加強終端服務,提升客戶體驗感和滿意度。軒尼斯門窗從 2015 年開始參加廣交會,先以 OEM 和 ODM 方式出海,后逐步推進品牌出海,在澳洲等地開設品牌門店并規劃在東南亞建廠,以應對國際市場風險。
金牌家居海外事業部總經理盧華貴先生表示,中國產品是足夠有力量的,定制家居產品源于歐洲,但優于歐洲。未來,中國企業發力的方向是做好后端交付和服務。金牌家居出海超十年,在泰國、美國等地設廠,采用生產基地與衛星工廠結合模式,滿足標準化與定制化產品需求,憑借產品力與智能制造優勢積極拓展市場。
從產品技術研發、供應鏈提升、數字化賦能到銷售服務,嘉賓們提出了寶貴建議,強調了 “中國制造” 在品質上的優勢以及品牌出海的信心,為企業在海外市場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實戰經驗與思路。恰如王傅蓉主編所指出的,從產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不少品牌已經實現了其自身的升級。相信在行業會展龍頭以及行業頭部品牌帶領下,必將實現家居建材企業抱團出海。
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國家居建材企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出海之路機遇與挑戰并存,企業需以堅定決心和創新精神,深耕產品力與品牌力建設,優化本地化運營策略,提升全球市場競爭力。期待行業以扎實行動書寫出海新篇章,為企業自身和全球經濟繁榮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