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電氣化公路新時代·2025交能融合產業創新大會暨第二屆電氣化公路技術論壇在滬舉辦
4月24日,由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道路交通委員會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5交能融合產業創新大會暨第二屆電氣化公路技術論壇”在上海開幕。來自政產學研領域的200多名代表齊聚滴水湖畔,共商交通與能源深度融合發展大計,為構建新型交通能源體系注入創新動能。
茅以升科教基金會道路交通委員會副會長、重慶高速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滕英明主持了開幕式及主旨報告。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道路交通委員會會長劉文杰,上海市科協常委、原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兼路政局局長戴曉堅,華為數字能源公司副總裁、營商事務部總裁宋凱為本次大會致辭。劉文杰會長從產業協同演進視角闡述交能融合戰略價值,重點闡釋“電氣化公路”概念,并提出電氣化公路一定會成為未來基礎設施發展的新高地、新產業的構想的論點。戴曉堅主任指出,交通與能源,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兩大根本命脈;交能融合仍面臨諸多挑戰——技術標準的統一,商業模式的創新,政策體系的協同等,這些問題都需要政府、企業、科研機構攜手共同破解。宋凱系統闡述重卡電動化與超充基建五大戰略方向,提出2025年是商用車加速全面電動化的元年,并描繪了“讓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質量的充電”的愿景。
本次大會以“數字化互聯·電氣化賦能——構建交能融合新生態”為主題,圍繞“交通強國、全電物流”話題展開,以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為導向,推動交通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加速智慧交通與新能源技術創新應用,推進交通運輸行業的清潔用能替代,探索公路電氣化技術發展趨勢。
交通運輸部路網中心國道網公司總經理助理王華為大家帶來了題為《推進干線公路電動商用車補能設施建設,服務構建交能融合新生態》的報告。他就“雙碳”戰略、物流降本、新質生產力三個方面進行了匯報,介紹了國內外相關情況,并針對現狀提出了若干建議。他指出:“高速公路加光伏、交能融合這一塊是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將促進相關的技術應用,綠色化、智能化適應市場的發展,構建我們整個貨運的新模式。”
華為智能充電網絡領域總裁王志武的報告題目是《擁抱全面超充化機遇,讓有路的地方就有高質量充電》。在報告中,他系統論證了商用車電動化第三波浪潮的戰略機遇,從汽車電動化趨勢、商用車電動化價值、重卡物流電動化現狀及問題、能源體系對比與超充技術優勢、華為兆瓦超充解決方案及產業影響等方面進行了詳細介紹。他說:“物流電動事實上,已經以超乎大家想象的速度到來了,而且在未來的3到5年會對整個物流行業產生顛覆性的影響,而且這個變革也會影響在座的所有人。”
葛洲壩集團交通投資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姚磊以《交通與能源融合,推動“雙碳”目標的綠色引擎》為題作報告,介紹了能建在交能融合上的戰略布局,并以國內首個全路域交能融合示范項目山東棗菏高速項目為案例和大家分享經驗。報告深度解碼示范項目在智慧能源管控、多能互補協同等領域的突破性成果,并基于交能融合發展藍圖,前瞻性謀劃交能融合在全要素、全產業和全場景的戰略路徑,為現代綜合交通體系與新型能源體系深度融合提供中國能建方案。“交通是我國第三大碳排放產業,總碳排放比重超過10%,加快交通領域綠電替代,這也是助力交通強國的根本遵循。”
上海電科智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城際交通事業部群總工程師兼常務副總經理邱曉東則圍繞《上海繁忙高速公路精細化管理及數智化運營提升》主題,講述了上海電科在高速公路數智化運營中的創新實踐,介紹了公路資產管理、標準化收費站的運營經驗,為全國高速公路數智化轉型提供了樣本,展望了下一代智慧高速和下一代收費技術。“公路數字化的建設是支撐上海支柱性產業升級的重要基石,加快交通科技創新融合的重要場景,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轉型的重要引擎。”
國網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電網所安全與城市電網室主任代賢忠從政策要求、發展現狀和發展優勢三個方面,介紹了《高速公路充換電設施與電力融合發展趨勢》。“充電設施覆蓋度的增加、密度的加強,快速大位充電,包括緊急時段的充電,交通、車網互動、分布式光伏充電等一體化的發展方向是下一步努力的重要方向。”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電氣化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何斌和大家分享了《電氣化公路供能關鍵技術研究》,他從鐵四院在軌道交通電氣化的工作出發,介紹了電氣化公路的功能架構和體系,詳細闡述了多種電氣化公路供電關鍵技術,為電氣化公路提供了另一種形式思路,并探討了電氣化公路的適用場景與經濟性。“電氣化公路需要考慮很多的場景和因素,首先要有場景的需求,適用不適用于電氣化公路的方面,如果在全生命周期當中沒有積極性,那可能就沒有生命力,這些都是會影響的,有一套適用的系統才會有更高的經濟性。”
下午的主題論壇“第二屆電氣化公路技術論壇”圍繞電氣化公路概念,共同探討電氣化公路的核心技術突破與系統化應用路徑。當前,電氣化公路作為智慧交通與綠色能源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正日益成為構建新型交通基礎設施體系的關鍵支點。
華為中國數字能源戰略與MKT部部長蔡凌宇,東南大學交通學院首席教授、日本工程院院士張峻屹,上海交通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長聘教授、IET Fellow嚴正,國網江蘇電科院高級技術總監、國網電動汽車首席專家袁曉東,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道路交通委員會副秘書長、東南大學電氣學院教授蔣瑋為大家帶來其研究領域的精彩報告。
同期,部分專家和企業代表以“交能融合與物流重卡超充網絡共建”為題進行了閉門研討,氣氛熱烈。
24日下午,參會代表前往上海臨港交通強國示范項目-兆瓦級重卡超充示范站,見證了華為重卡兆瓦超充上海1號站的開站儀式。研討會活動次日,參會代表前往華為上海研究所練秋湖園區進行參觀考察。
近日,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與能源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以“協同聯動、統籌謀劃”為原則,通過8大領域25項重點任務,推動交通基礎設施清潔能源開發、運輸裝備綠色替代、能源供應體系創新等關鍵環節的深度融合,為交通強國和新型能源體系建設提供戰略支撐。本次研討會聚焦“干線公路電動商用車補能設施”“超充技術規模化應用”“全路域智慧能源管控”等議題,高度契合“交通與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能源系統彈性提升”等任務,恰是對于“強化試點引領、培育新興產業”號召的響應。可以預見,在政策引導、科技驅動與市場協同的多重合力下,交通基礎設施將逐步從“用能主體”轉型為“產能載體”,全路域多能協同等新模式將重塑物流運輸的能源生態。未來,隨著試點項目規模化推廣、技術標準體系完善與跨領域協作機制深化,交能融合不僅將成為落實“雙碳”目標的關鍵突破口,更將催生萬億級綠色產業新賽道,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可持續的“雙碳”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