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創新破解行業難題,公元股份打好“知識產權”攻堅戰
在風起云涌的市場浪潮中,管道行業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內卷”風暴。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想要從中實現突圍,就必須加快科技創新的步伐。
一、內卷中突圍,展示強悍實力
成長于民營經濟發達的浙江臺州,公元股份更是深知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深耕行業40余年,始終將創新作為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構建了包括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以及國家級實驗室(CNAS認可)在內的多個創新平臺。在高性能材料、智慧管網系統、高效新型管道系統等領域的研究和開發上不斷取得突破,構建了強大的產業鏈,服務于“水、電、氣、風”等城市生命線的輸送。
在科技創新的加持下,至今已有各類知識產權1346件,其中專利870件、商標456件、著作權20件。公元先后獲得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中國專利優秀獎、浙江省商標品牌示范企業、浙江省商業秘密保護示范點、2024年度民營企業研發投入500強等殊榮。
事實上,諸多榮譽加冕的背后,遠不止這些。將視線聚焦到知識產權上,這是公元股份在知識產權戰略管理能力、綜合運用能力、風險管控能力三方面進行的精準突破,打造的強悍軟硬實力,在實現企業創新發展的同時,引領行業轉型升級。
二、產品核心技術攻堅,打造硬實力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一直以來,公元制定有與企業整體經營發展戰略相匹配的知識產權戰略,將知識產權作為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內容,以知識產權為導向優化公司技術創新路徑、資源配置和業務鏈條等。其中,2個項目立項臺州市專利導航項目和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項目。
取得這一成績,公元的研發投入也不低。2024年,公元研發投入2.34億元,擁有920名研發人員,在員工中占比13.37%。
這樣的研發投入在專利產品的實際表現上得到印證。以《一種聚丙烯管道及其制備方法》為例,區別于競品全而不精的“解決方案”,公元從源頭上對管道結構的內層材料進行優化,將抗菌防垢刻入產品的“DNA”。
其以橡膠粒子為載體,添加多種納米抗菌、疏水母粒,與聚丙烯共混,通過雙螺桿擠出以及分段控溫等獨特的工藝技術,在高速剪切及硫化交聯的作用下,使納米抗菌粒子和疏水粒子在聚丙烯基體中均勻分布并緊密結合,形成疏水、抗菌、增韌的內層,解決管道內細菌滋生、結垢等問題,提升低溫韌性。
這離不開公元從最初產品概念的生成、設計、試產、制造,到最后成品的嚴格論證、確認和驗證。以抗菌防垢檢測為例,技術人員通過幾萬次模擬實際使用環境,評估管材表面對微生物的抑制能力和防垢能力。
這樣的精益求精的匠心下,此技術已成功應用于公元優家舒芯系列,并憑借優異性能榮獲2024年度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無獨有偶,針對塑料球閥在常規注塑成型工藝下,難以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而導致輸送的物質滲出等問題而研發的《一種球閥的密封結構》;解決由于虹吸現象而出現的污水反溢與臭氣彌漫問題而研發的《一種防臭同層排水系統》....公元不斷地推陳出新,解決一個又一個行業難題,在管道行業中持續領跑。
三、知識產權科學管理 ,塑造軟實力
如果說,產品核心技術攻堅為公元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發揮了決定性的作用。那么,強化知識產權運用、保護和管理工作則是公元推動行業良性發展的靈活調整。
一方面,強化知識產權綜合運用能力。作為中國管道行業領軍企業,公元主動承擔起行業標準建設上的責任,主導或參與了119項國家(行業)標準和2項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其中主持制訂的GB/T35451.1-2017標準獲2022年度浙江省標準創新重大貢獻獎,參與制定的ISO9854-1:2023和ISO9854-2:2023國際標準于2023年成功發布,進一步彰顯中國智造在國際行業的話語權和競爭力。
另一方面,強化知識產權風險管控能力。公元建立了貫穿立項、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全過程的知識產權侵權預警機制和風險監控機制,有效降低知識產權風險,并綜合運用法律手段維護企業合法權益。
未來,公元將繼續優化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體系,提升知識產權綜合實力,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貢獻專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