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氣囊工程:創新領航高端護舷設備國產化 鍛造“專精特新”硬實力
當全球90%的貿易量通過海運完成、中國港口吞吐量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時,一場關乎海洋工程“安全鎧甲”的國產化突圍戰正在深水區展開。在船舶與港口劇烈碰撞時刻,護舷設備的性能直接決定著船舶靠泊的安全系數。作為中國高端護舷裝備國產化的破局者,山東南海氣囊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海氣囊工程”),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及全球化布局等領域持續突破,細分市場占有率保持領先,業務遍及7大洲,產品遠銷9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高端護舷設備創新破局的縮影。
專注與創新:十八載技術沉淀鑄就行業標桿
自2006年成立以來,南海氣囊工程始終將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深度聚焦港口與航運系泊靠泊裝備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以及技術服務,構建起覆蓋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軟件著作權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目前累計擁有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80項、軟件著作權10項。其自主研發的“隧道盾構密封工程專用充氣式高壓橡膠氣囊”曾獲省級科技進步三等獎,主導制定“助浮打撈用充氣式橡膠浮筒”行業標準,為行業生產有序化、效益最大化提供了強有力的標準引領。
長期以來,南海氣囊工程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科技創新”宗旨,先后通過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等國際管理體系認證,并獲CCS、ABS、DNV-GL等全球權威船級社認證,產品品質與技術實力得到國際市場認可。憑借在技術領域的深耕,公司于2017年首次獲評“高新技術企業”與“隱形冠軍”稱號。2019年不僅躋身山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濟南市“瞪羚企業”,更在同年9月被認定為山東省"一企一技術"研發中心,彰顯核心技術研發優勢。2023年8月,認定為山東省“創新型中小企業”“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24年獲評山東省“瞪羚企業 ”,成為行業持續創新標桿。
技術破壁:破壟斷鍛長板,守護藍色國土
沒有任何一家企業生來就可以做到獨一無二、不可替代,每一個“專精特新”企業成長的背后,都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和對“獨門絕技”的不懈追求。作為行業內最綜合的多元化產品研發生產商,南海氣囊工程始終秉承著“行業第一,中國第一,世界一流”的發展愿景,矢志革新技術工藝打造“拳頭”產品,2023—2024年占據國內耐磨抗穿刺橡膠護舷市場14.32%和16.74%份額,穩居行業前列。2025年,更是憑借其在相關細分領域的深度應用和廣泛創新實踐,榮膺“《品牌中國》欄目重點推薦品牌”授牌。
在進口替代領域,南海氣囊工程自主研發的充氣式橡膠護舷通過生產工藝革新,成本較進口產品降低35%,耐沖擊性能反超18%,已廣泛應用于國內各大港口。上海港應用后,船舶靠泊效率提升10%,損傷事故率下降22%。在填空白領域,公司抗刺扎耐磨高壓橡膠氣囊突破技術瓶頸,采用剛性-尼龍復合骨架結構,抗穿刺能力達普通產品100倍。在補短板領域,南海氣囊工程通過熱層壓融合與特質高強度纖維絲纏繞成型技術突破,使得泡沫護舷產品能量吸收率提升11%,以性能比肩國際品牌、價格低20%~30%的優勢,贏得中交集團等戰略客戶。
充氣式橡膠護舷
責任擔當:赤子之心反哺社會,公益腳步丈量責任
在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南海氣囊工程始終不忘踐行社會責任。2021年積極響應“百企結百村”號召,投入21萬元助力黃河鄉杜高村實施亮化工程,50盞太陽能路燈不僅照亮鄉村振興路,更點亮共同富裕夢。近年來累計捐贈抗疫物資6.08萬元、支援河南洪災1.5萬元、助力社區建設1.1萬元,以務實行動詮釋新時代“儒商精神”。這份家國情懷與其“專精特新”發展之路交相輝映,塑造出硬核科技企業的溫暖底色。
在細分市場中謀廣闊天地,憑“硬核”實力脫穎而出。從南海氣囊工程成長歷程中,能夠窺見的是一批批中小企業聚力深耕“專精特新”的創新奮斗史。路雖遠,行則將至。這些扎根細分領域的中國企業,或許沒有互聯網公司的流量光環,也沒有消費品牌的廣告轟炸,但它們用一張張客戶認證、一項項專利標準,構筑起中國智造的護城河。未來,南海氣囊工程將繼續秉承“專注產品研發,深入浮力技術創新,探索海洋科技,堅持高端制造”的發展戰略,堅持以專注鑄專長、以配套強產業、以創新贏市場,在波瀾壯闊的海洋強國征程中,書寫“技術報國、實業興邦”的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