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決策出錯!淘寶放棄中小賣家,將何去何從?
即使馬云創立了像阿里巴巴這樣偉大的公司,他也犯了錯誤!
這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了,當時阿里系列電商可以說是中國唯一的好玩家,但隨著京東電子商務的興起,馬云感受到了危機。于是馬云在淘寶上扭轉了局面,成立了天貓的主要品牌。
天貓的出現,阿里電子商務的成功達到了一個更高的水平。但許多淘寶的中小型賣家還沒能進入天貓,在他們看來,他們成了阿里的棄兒。正是基于這樣的環境,專注于市場沉沒的拼多多誕生了!
為什么阿里不阻止拼多多成長?
電子商務平臺的市場是巨大的,很難主宰世界!很多人會說阿里是一個吃電商紅利的國內玩家,即使市場很大,它也不會讓拼多多出現在前面!
所以我說,馬云失足了!阿里的全方位支持服務和規模效應讓普通民眾能夠在沒有任何成本優勢的情況下獨自工作;而那些多年來積累起來的信貸和客戶對阿里的價值非常高,對阿里有很強的粘性;阿里平臺的客戶情緒也很難復制,這應該是阿里的護城河。
然而,任何一個強大的玩家都有自己的弱點。例如,阿里系列電商不知道銷售商品,但阿里的吸引力很高。與京東相比,京東主要專注于正宗產品和物流,京東可以給消費者帶來終極體驗,因此京東可以獲得更多的超賣價格!
而拼多多接管了淘寶的中小型賣家,直截了當地說,拼多多似乎是Costco的一個在線版本,算法技術相當于買家,不斷收集你的需求,比如你推薦你喜歡的商品,通過向消費者支付較低的價格。
這三個電子商務平臺有什么共同之處?
不管是阿里、京東還是平多朵,他們的定位都是一個平臺,實質上就是銷售商品!
這三個平臺的底層思維不同,導致平臺運作的基本邏輯不同。阿里和京東是供給思維,拼多多是需求思維。
阿里的電子商務是一家大商店,直截了當地說,這是萬達線下店。他把商店賣給了商人,然后在中間收費。因此,網友們說,阿里說他想殺中間人,但阿里是最大的中間人。
京東的核心是通過真正的產品和物流為消費者帶來最終的購物體驗。京東就像零售商嫁接互聯網的能力。
拼多多更像是一個負擔得起的超市。雖然拼多多的人均消費不高,但重復購買力很強。隨著品牌的不斷升級,未來可能會給阿里系列電商帶來進一步的沖擊!
天貓的成立是為了與京東抗衡,但物流還不夠快,輸給京東,淘寶的價值還在。但現在淘寶一路唱到淘寶已經形成了滾滾的潮流。如果淘寶特制版和犀牛制作無法抵擋拼多多的攻擊,未來淘寶還能存在幾年,這一點誰也說不出來!
順便說一下,在科技和互聯網行業,沒有所謂的"護城河"!只有不斷的創新,不斷的斗爭,你不學著顛覆自己,然后等別人顛覆你。騰訊的自我革命做得很好,所以騰訊一直無法在游戲和社會領域找到競爭對手!